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废除宰相制度 (1)原因: 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 ③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 使宰相职权扩大。(历史纵横) ④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 (2)经过: ①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立内阁 (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 (3)地位及性质: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 (1)南书房 ①时间:康熙帝时期 ②目的:为扩大皇权。 ③职责:名义上是陪同皇帝读书写字、赋诗作画,实际上是参与机要事务, 替皇帝起草谕旨。 ④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帝时期 ②目的:为办理西北军务。 ③特点: a机构简单,有官无吏;b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c办事机密。 ④职责:跪受笔录,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⑤影响: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c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小结: 1.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兴废历程及认识 (1)主要历程: ①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宰相制度形成。 ②汉武帝时,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③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约和监督。 ④北宋时期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⑤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和丞相,宰相制度废除。 (2)认识:纵观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相权和皇权一直处于矛盾和共存中,君主怕相权危及皇权,常用宦官奴仆控制宰相,相权被削弱;宦官、奴仆却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君主为加强权力,千方百计地削弱相权,从而导致宰相制度不断演变。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 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②思想专制,钳制了思想。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白真****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