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病历中反映的有关制度(1) 首诊医师负责制度病历书写与保存制度 医师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进修医师管理制度 医疗工作请示报告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查房制度 医嘱制度会诊制度处方规范处方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病案质量检查制度 病人转院、转诊和转科制度病历中反映的有关制度(2)二、新《解释》的冲击(三)诉讼中涉及病历的几个具体问题 1、举证责任倒置 注意各种材料的权威程度 (1)病历 (2)相关材料-辅助检查结果、护理纪录会诊纪录 (3)相关法规、文献-注意权威性(顺序) (4)综合论证报告-如答辩状,简明扼要(3-4页)2、举证不能与败诉 病历、医疗行为都可能导致败诉 (1)病历丢失-“律师的诀窍”(病历、医学会鉴定?知情同意权) 肾移植同意书案某部属医院病历丢失案 (2)病历修改问题-完善?伪造?! 北京状况法律界观点(安徽) 产妇按手印案、臆造个人信息案 (3)最可能败诉的情况-病历记录不全/丢失/伪造? 新生儿脑瘫(病历真假?)案 3、医疗机构可能具有(能掌握的)的证据 直接证据间接证据证人证词录像资料 4、病历的证据价值 书证职务行为证据病历真假判断 前提是病历不能有缺陷5、医疗文书和可疑医疗物品的保全 (1)主观病历的封存 (2)封存病历的启动条件(慎重!) (3)封存笔录书写注意事项: “抢救后6小时内补记记录的说明” “未经上级审阅的说明” (4)物品保全-“逾期失效的说明”(患方?)(四)加强病历的管理 1、护士站:漏洞难点加锁的意义 2、病案负责人的任用 3、限制病历阅读人-“祸起熟人”的启示 4、专人送病历-杜绝患方单独接触病历 5、病历复印注意事项: (1)法定项目:申请人、内容、法定文件 (2)形成制度化:盖章、登记、骑缝章 防止“非法手段取得病历” (3)依法收费 (五)医疗知情权纠纷范围与处理 1、向谁告知 含义、主体(三个条件) “未成年儿童父母的投诉” “美少妇的投诉” 2、告知什么 世界难题度的把握 “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范围” “器官处理权案” 特殊情况(扩大范围、改变术式)告知3、怎样告知 三种方式(书面、口头、公示) “拔气管的技巧”“住院须知-请假?” 不恰当的观念与口号: 1、“监护权的转移”-非亲情、非血缘、非法律指定 2、“病人是上帝” 3、“病人的满意是判定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 关键-依法行医4、知情同意书的法律效力 告知、知情、同意-有效 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无效5、未如实告知的法律责任 承担侵害知情同意权的法律责任 知情同意权纠纷的法律特征 医疗纠纷与知情同意权纠纷的异同 司法实践中的三种情况: 1、未告知,无损害后果,不赔偿,不以侵犯知情权处理 2、已告知,有过失,有损害-典型的医疗侵权案,一般损害按财产损失赔偿;严重损害(死/残)则财产+精神 3、未告知/未适当告知-复杂,具体分析: 物资损害原则+过错加重原则,法官左右终审结果 法院-医院联系的重要性 医患矛盾七大症结一、病人不能适应环境、体制的改变,对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医疗统管很依恋,心理上依赖性很强,对医院、医生期望值很高。而医院在新的政策(比如药品的分类与限制)与病人利益之间难以两全其美。二、是医院的服务态度与服务过程存在问题,繁琐的手续容易让病人产生不满情绪,再遇上个别医护人员态度不好,矛盾一触即发。三、对医疗水平的认识有差异,医护人员在医学上能接受病人各种并发症;而病人与病人家属则难以接受,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四、病人的知情权问题病人希望都知道,但医生出于职责不能说,说了不便于治疗。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的心理和承受能力进行分析。五、医疗事故处理缺乏可操作性法规目前医疗鉴定起的作用越来越弱,导致对医疗纠纷的定性可能造成差错。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在看待医疗问题上是有差别的。作为专业人员,他们看的是本质和关键,即抢救措施的过错是主观的还是非主观的;而非专业人员则是看表面现象和结果,两者认识有很大距离。六、医疗广告的问题很多药品疗效并没有那么好;江湖游医对病人的伤害远甚于医院,他们的广告非常离谱。七、医疗赔偿问题商家可以用利润赔,其它的行业有保险赔,而最具风险的医院是唯一缺乏保险的,医院、医护人员缺乏这个法宝,病人也不能投保,一旦出了问题,病人就只好找医院。对于发生在医院里的、不断升级的伤害问题,许多问题或血案的发生,并不是医疗纠纷,医护人员也需要保护。医患沟通与医者心态—医者在医疗服务中不良心态的化解医患间缺乏有效沟通服务态度不好为最多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医生服务态度不好”、“态度恶劣”“服务意识缺乏”、“态度粗暴”呢?各种原因引发医者的不良心态如何化解1、病人投诉的几种情况:一是所谓态度冷漠;二是所谓态度粗暴:刺激性语言伤害了病人,往往迅即激化医患矛盾,引发医患纠纷。客观分析医者的冷

13****5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