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1.doc / 文档详情
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1.doc 立即下载
2024-10-28
约4.5千字
约7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1.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一)
前言
对象
中国历史上不同的HYPERLINK"http://www.chinalawedu.com/fagui2006/"\t"_blank"法律观点,理论,学说的内容、作用、特点及产生、发展、演变、相互斗争、吸收。九流十家。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产生必以一定的法律思想为指导,并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法律思想。中国HYPERLINK"http://www.chinalawedu.com/web/23300/"\t"_blank"法制史,政治思想史,哲学史
方法
1.联系各个时期社会状况来研究
2.重视阶级分析的方法
3.实事求是,历史地看问题
研究状况
4.根据朝代的更替来研究
5.根据政治演进来研究
6.根据发展阶段来研究:三个发展时期——礼治;法治;礼法调和
7.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
第一章夏、商、西周
第一节夏商
一.《尚书》——中国最早的历史书籍;内容:典,谟,诰,誓
二.神权法思想
主要内容:授命于天,恭行天罚(1)有利于使统治合法化(2)有利于加强统治权威
第二节西周时期的变化
一.概述
1.天不可信,天命靡常
2.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3.以德配天,解决天命和人事的矛盾,表明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已经发生动摇
4.在此基础上,周公提出“明德慎罚”思想,反映劳动人民力量的壮大和神权政治的动摇
5.笃信上帝→天不可信;专事鬼神→注重人事;专讲刑杀→德刑结合
6.君子无逸
二.德政内容
1.勤政
2.保民爱惜民利
3.任贤
三.明德慎罚
1.慎重断案,刑当其罪——中罚
2.区分故意过失;累犯偶犯
3.反对族诛连坐
4.重教化,反对滥杀无辜
不是有意地削弱或放弃刑罚,而是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刑罚
四.以“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原则为指导的礼治思想
(一)礼的含义
1.宗法: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2.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长继承:立子以贵(母亲的地位)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3.礼起源于祭祀,指的是祭祀的仪式:“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4.礼到西周时发展为礼制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
1.亲亲:宗法原则,以父为首,旨在维护家长制
2.尊尊:等级原则,君为首,旨在维护君主制,不得僭越,不得犯上坐乱
3.在宗法制度下,二者相互结合,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服务
4.周礼特别强调“孝”、“忠”,这既是伦理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三)礼治的特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礼主要调整奴隶主(贵族)内部关系;刑则每指向平民。体现西周礼和刑的特权性和阶级性,表明西周实行的是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指导西周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则
3.各级贵族享有特权,不受刑罚制裁,而是道义上的谴责;但严重破坏宗法等级制度的贵族也会被处以刑罚,甚至酷刑,于此同时,他们受刑会得到照顾
第二章春秋战国
第一节儒家
一.两个发展阶段
先秦儒家和秦汉以后的儒家;秦汉以后的儒家不是纯粹的儒家,而是以儒为主,儒法并用,以礼为主,礼法合一,并吸取其他各家思想
(一)孔子
(严厉谴责违反周礼的行为,通过改良缓和阶级矛盾)
1.以仁(仁者爱人)为核心,以克己为手段,以复礼为目的的礼仁相结合的法律思想(“克己复礼”)
(1)“仁”的含义:孝、悌、忠、信、恭、宽、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忠恕、中庸、博学、爱人
“仁,亲也,从人从二”——处理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的准则
(2)“仁”的基本原则(基本涵义):“爱人”
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反不欲勿施于人(同辈)
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爱人”具有宗法性和等级性,由亲及疏,由己及人,由孝悌而尽忠,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①“爱人”从“亲亲”开始,首要的是爱父兄
②“仁者爱人”有等级,等级不同,爱的要求也不同,卑幼无条件服从尊贵
③“爱人”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违背“仁”的要求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还要受武力的征讨和刑罚的制裁,孔子直接赋予伦理规范法律性质,使忠孝具有法律性质
礼是仁的形式表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人而不仁,如礼何?”
2.以礼作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
(1)恢复周礼,又对周礼有所损益
①对民众要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②主张举贤才——这是对“礼不下庶人”的修正,也是对旧礼“世卿世禄”的否定
(2)法律的制定与应用以礼为指导,其具体体现如下:
①主张要“正名”,以法律来严格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份。正名是治国的起点,正名的宗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②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庶人不宜”,反对分裂割踞,主张政权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1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