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九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本考点近三年各地高考考查概况一、早期农业的出现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2、封建土地私有制 (1)确立: (2)形式:思考四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土地制度的变化(纵向延伸)井田制内容、特点(经济制度 经济基础)材料一:《齐语》记载:“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材料二:《春秋·公羊转》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二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思考三 均田制所分配的土地性质是什么? 是哪次改革中开始实施的?1、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B、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井田制被废除 C、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D、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3、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4、封建时代,一直存在国有土地所有制形式,下列哪种土地属于此类型:() A.君主的土地 B.农民的土地 C.地主的土地 D.由国家政权直接掌握的土地5.(浙江省六校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5)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

xf****6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