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四章民事诉讼的基本规范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八)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八)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续)58596061626364结合《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回避的具体情形包括: 第一、特定关系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 (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关系的; (5)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 第二、特定行为回避 (1)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 (2)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为律师、其他人介绍办理该案件的; (3)索取、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受托人报销费用的; (4)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 (5)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受托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索取、接受当事人及其受托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6)其他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 第三、职业关系回避 (1)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或者独任审判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但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在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的,原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受本款规定的限制。 (2)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3)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所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4)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不得担任其所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2)回避对象: a、审判人员; b、书记员; c、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6970717273747576777879(五)陪审制度近年来连续披露的冤错案件使我国的司法公信力严重受损。冤错案件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就审判环节而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庭审虚化。在当下中国,证人不出庭,笔录大泛滥,庭审走过场,裁判看案卷。于是,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未审先判,下审上判,如此这般之司法怪状屡见不鲜,阻挡错案通行的最后关口便悄然失守。只有让庭审真正成为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刑事司法系统预防错案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近日,周强院长在“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庭审功能,突出庭审的中心地位,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做到事实调查在法庭、证据展示在法庭、控诉辩护在法庭、裁判说理在法庭,真正通过庭审来查明案件事实,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如何让刑事庭审由虚转实?陪审制度改革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进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自2005年实施以来,陪审制度得到了各级法院的重视,陪审员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陪而不审”、“形同虚设”等问题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例如,针对中国法院网“现在开庭”所登载的2010年1-12月法院审理的共计292起刑事案件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有陪审员参与审判的177起案件中,由1名法官和2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1+2模式)的案件为130件;由2名法官和1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2+1模式)的案件为47件。绝大多数陪审员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扮演了消极听审的角色。在177起陪审案件中,98%的陪审员在法庭上没有提问;69%的陪审员在庭审过程中没有与审判长进行过交流。另外据有些陪审员讲述,由于法庭一般不会当庭宣判也很少在庭后进行评议,所以有些陪审员甚至不知道案件的裁判结果。诚然,我国现行的陪审制度在实践中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例如,在法官工作负担过重的情况下,人民陪审员可以凑成法律要求的合议庭组成人数,缓解法院人力不足的压力,犹如公安机关需要“协警”或“辅警”;在庭审过程中,人民陪审员可以帮助法官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也可以在当事人或律师与法官发生冲突时居中调和。然而,这些是人民陪审制度的核心价值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另外,世界上许多国家陪审制度的发展趋势都是在重大或疑难案件中采用陪审模式,但是在我国恰恰相反,即主要在轻微或简单的案件中使用陪审员。 由于这种1+2或2+1的陪审模式难以实现民众参与司法的核心价

xf****6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