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 / 文档详情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 立即下载
2024-10-29
约3.1千字
约2页
0
11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识结构】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背景:两大阵营的对立(国际关系的特点)
2、方针:方针
⑴
含义:不承认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作用:改变了的地位,在外交上真正做到
⑵
含义:清除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的。
作用:巩固了新中国的,为与世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⑶一片倒
含义:站在阵营一边
作用:使中国在国际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地位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积极同国家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①年,会见代表团(首次提出)
②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3、内容
(1)(2)(3)
(4)(5)
3、意义: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外交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年)
⑴目的:为和平解决问题。
⑵特点:中国参加的国际会议。
⑶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
⑴背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⑵内容:讨论、争取、发展
⑶特点:第一次没有参加的会议
⑷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
⑸意义:加强了中国同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巩固训练】
1.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3.1952年,周恩来在《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中说:“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周恩来在此阐释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
4.在一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的话语打动人心“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而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这次会议是指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沃土中。以下不是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的是
A.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B.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摄伏谩以取容
6.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增进友谊的“万隆精神”。你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帝国主义和殖民力量的削弱
C.中国等一批进步国家的参会D.与会国家尊重了文明的多样性
7.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
·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年份
支持票
10
24
34
47
51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8.1950年7月,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
9.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
A.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B美国颠覆了新中国政权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D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亚洲
10.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文档大小:11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