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华东师大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 选择题 1.下列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封建国家②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国各地出现④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右图人物是美国海军将领马修·培理,他因19世纪中期率领黑漆船打开日本国门而闻名于世。培理是哪国人() A.俄国 B.美国C.英国 D.法国 3.以下两组图示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结合史实,判断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4.小强探究某国历史时,在学习卡片上写下“学习西方、摆脱西方大国欺凌、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等关键词语。据此判断,小强探究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 B.明治维新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朝鲜战争 5.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发展教育 6.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 A.引进西方科技,推行“文明开化”政策B.天皇权力大,支持革新力量改革 C.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时代潮流D.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国内统一市场 7.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沦为半殖民地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8.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在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C.中国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D.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运动,得到了天皇的支持 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禽俸禄。 ——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用书资料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解析】选D。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日本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产生;但是,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受封建剥削的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可见,①③与史实不符。 2.【解析】选B。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 3.【解析】选C。19世纪的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日本的国门,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C项符合题意。 4.【解析】选B。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明治维新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符合题意。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依靠教育的发展,故选D。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即国内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性质的倒幕派力量推翻了代表封建势力的幕府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政权,故答案为C。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近代史上,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解析】选A。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此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天皇的支持是这次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此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可见,B、C、D三项都是正确的。 9.【解析】结合教材可知:明治天皇宣布“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二中左侧图片是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授课情形,右图反映的是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由此第(1)题可迎刃而解。第(2)题第一问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作答,注意回答的全面

xf****6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