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电信业发展研究(DOC7)(1).doc 立即下载
2024-11-02
约5.8千字
约7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北老工业基地电信业发展研究(DOC7)(1).doc

东北老工业基地电信业发展研究(DOC7)(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北老工业基地电信业发展研究

摘要:以贯彻落实“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契机,推进东HYPERLINK"http://www.nortelnetworks.com/corporate/global/asia/china/index_ch.html"北电信业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做大做强东北地区电信业,不断增强电信业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信息装备和网络服务的能力,实现东北地区电信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电信业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促进作用,为振兴东北提供良好的信息通信服务,积极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应用带动东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一、东北地区社会经济与电信业发展状况
(一)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现状
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升。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度落后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的逐步落实,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越来越大的推动力,经济增长率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经济体制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任重道远。东北地区是计划体制实施最完善的地区,国有化程度也比较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体制转换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难度之大不言而喻,经济发展所受的制约与束缚也很多。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遇到了诸如社会保障体制落后等体制因素的严重制约。
城市化水平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是全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人均GDP超过万元,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区域之一。相对高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东北电信业发展状况
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础网络较为完善。截止到2003年,三省本地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3700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170万户。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28万公里。与“十五”初期相比,通信能力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电话用户迅速增加。截至2003年底,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2750万户,比2002年新增59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198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数7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通话量也迅速增长,用户数达到2555万户,比2002年新增515万户,增长超过20%。
电信业发展水平居全国中上水平。“十五”期间,东北三省的通信水平显着提高,各项业务的普及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止到2003年年底,东北三省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6.0部/百人,高于全国21.1部/百人的平均普及率水平,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3.9部/百人,比全国平均普及率约高3部/百人,见表1。

(三)东北电信业与社会经济协调程度
从发展速度来看,2001~2003年东北三省人均GDP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0%,而同期主线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平均增长率高达26.6%和26.2%。由此可见,无论是考察总量指标还是个量指标,东北电信业的发展速度均快于国民经济整体。因此可以说,东北地区的电信运营业无论在通信能力、市场规模还是通信水平上,均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保持适度超前。
(四)东北电信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矛盾
1.电信业发展速度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从电信业投资额来看,东北三省近年呈负增长趋势;从电信业务总量来看,2002年,只有黑龙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5个百分点;从用户规模来看,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移动电话,三省的排名均不断后移;从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来看,2002年只有辽宁高于全国增长率。
2.东北地区电信业发展动力不足
从主要的电信发展指标来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东北地区的电信业发展已经逐步脱离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但是新的业务增长方式并未形成,东北地区电信业发展缺乏明显的增长动力。
3.专网利用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专网容量大,专网资源和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部分地区出现了专网变相经营、限制公网进入等问题。
4.普遍服务问题还存在
东北三省的电信业发达程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普遍服务问题仍然存在。目前尚有部分行政村急需新建通信点,以满足农民通信业务需求。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重视效益增长,不愿承担普遍服务义务,不愿对贫困农村地区投资建设,农村通信水平有下降趋势。
5.企业市场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电信运营企业习惯搞独家经营,通信网络重复建设严重,网络整体效率不高;不愿营造新的产业价值链。注重技术导向,忽视市场培育和开发、忽视对行业信息化的扶持和电信业务的整合,为社会信息化服务意识较差。同质竞争激烈,低层次价格竞争困扰全行业。
6.东北信息化应用水平低,对经济带动作用不足
信息化应用服务作用发挥不足是东北电信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电信业在推进信息化作用中的定位低,电信业在信息化进程的作用仅仅定位于为信息化提供基础设施。电信运营企业只立足于电信业自身的发展,如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东北老工业基地电信业发展研究(DOC7)(1)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