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安徽省政治制度.pdf 立即下载
2024-11-02
约2.1万字
约12页
0
6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安徽省政治制度.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安徽省政治制度.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安徽省政治制度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安徽境内人民政权建设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共皖北、皖南区委和皖北、皖南行署
的领导下,安徽境内民主建政工作进一步加快。他们通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座谈会,向
人民报告工作,传达共产党政策。此后,又陆续召开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随着社会
环境的稳定,各方面条件的具备和经验的积累,人民代表会议逐渐形成制度,越来越多
的市、县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对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并且选举了市
长、县长。到1951年12月上旬,全省各市、县分别成立了市协商委员会和县常务委员
会。
在安徽广大农村,建立基层民主政权的主要步骤是废除保甲制度,召开农民代表会
议,建立新的乡、村人民政权。解放初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皖北、皖南大部分农
村一度利用保甲制度。随着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民主运动的深入,保甲制
度便成为民主运动的障碍。在皖北区,农村大部分地区是老解放区,各方面基础较好,便
直接摧毁旧的保甲制度,并通过农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乡长、村长,建立乡、
村政权。在皖南区,群众基础和治安环境较好的地方,直接撤掉旧保甲人员,建立乡、村
政权;土匪、特务活动猖獗,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地方,则对旧保甲政权采取逐渐改造的
方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7月,土地改革结束后,安徽农村的乡、村人民政
权基本建立起来。
随着民主改革任务的完成,恢复安徽建制的条件业已成熟。1951年12月19日,华
东军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皖南人民公署与皖北人民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
政府的决定》,并决定成立安徽省协商委员会。在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前,两行署在合肥
合并办公。1952年1月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员会,由委员12人组
成,曾希圣任书记,牛树才任副书记。1月10日,皖北、皖南军区合并组成安徽军区,刘
飞任军区司令员,曾希圣为第一政委。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曾希圣任
主席,牛树才、黄岩、许杰、沈子修任副主席。省人民政府直辖合肥、芜湖、蚌埠、淮
南、安庆5市,分设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芜湖、徽州7个专区,7个专区辖
3市、70县。省会设在合肥。省人民政府成立初期,设立了财经、政法、文教3个委员
会及厅局工作机构30个。
〔安徽省人民政协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安徽省政协是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由全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
人士组成,是一个有着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的主要形式。
·89·
民国38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
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的政权组
织形式,规定在普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
代表大会职权,选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0月,皖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成
立。筹委会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的规定,采取由各
地区、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部队等协商推选或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直接邀请的办法,共
推选出413名人民代表。11月30日至12月6日,皖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合肥市举
行首届会议,会议确定了今后皖北工作的总方针,通过了3项决议,并通过了成立生产
救灾、水利、革命文献实物收集3个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名单。会议还推选出协商委员
50人,成立了常设机关皖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曾希圣为主席,黄岩、梁
从学、宋日昌、沈子修、陈荫南为副主席。1950年8月20日至28日,皖南区各界人民
代表会议在芜湖市举行首届会议,推选出协商委员44人,成立了常设机关皖南区各界人
民代表协商委员会,胡明为主席,江靖宇、朱子帆为副主席。1951年底,皖北、皖南人
民行政公署合并办公后,即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筹委会
协商推选和直接邀请各界人民代表751人。1951年12月23日至30日,在合肥召开了安
徽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次大会代行省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讨论并通过了《安徽解
放三年来的工作和1953年的任务》的报告,推选出协商委员91人,成立安徽省各界人
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再选出29人组成常务委员会,曾希圣为主席,孙仲德、张恺帆、
余亚农、陈荫南为副主席。会议结束后,设秘书处作为日常工作机构。1954年,设学习
委员会作为专门工作机构。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省人民
政府执行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协商并提出对省人民政府的提议;协助省人民政
府动员人民支援前线,建立革命秩序,镇压反革命,参加建设工作;负责下届各界人民
代表会议的准备工作;负责省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安徽省政治制度

文档大小:6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