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pdf 立即下载
2024-11-02
约2.7万字
约7页
0
1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pdf

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文章编号:167126914(2005)03201022(07)

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

邱星美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100088)

[摘要]恶意诉讼的形态多种多样,有些可以得到法律的规制,有些则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难以得到规
制,以诈害案外人为目的的恶意诉讼即如此,因此应当考虑借鉴外国民事诉讼法上的经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民事
诉讼法,扩大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范围,赋予权利被恶意诉讼侵害的案外人以诉讼参与权;扩大申请再审主体的
范围,赋予权利被恶意诉讼者侵害的案外人以请求撤销生效裁判的权利。
[关键词]恶意诉讼;案外人;诈害;规制
Abstract:Thekindsofmaliciouslitigationsvaryalot.Somecanberegulatedbylaw,whileothers,becauseofthe
lackoflegalregulation,cannotbeprovidedforbylaw.Thosemaliciouslitigationsaimingatdeceivingpersonsotherthan
thoseinvolvedinthecasebelongtothistype.Therefore,inordertoreformandperfectChina’sCivilProcedureLaw,we
shallenlargethescopeofthethirdpartywithindependentrightofclaimstoendowpersonsotherthanthoseinvolvedin
thecasetherightofparticipatinginthesuit,whoserightsareinfringedonbymaliciouslitigations,enlargethescopeof
subjectsapplyingforretrialandendowthosepersonstherightofpleadingforreversingtheverdict.
KeyWords:maliciouslitigation;personsotherthanthoseinvolvedinacase;fraud;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DF72文献标识码:A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法制建设,人们已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方式扩大现行民事诉讼法相关
经越来越多地寻求诉讼的途径解决民事纠纷;但是,程序制度的适用,使权益被恶意诉讼者侵害的民事主
与此同时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恶意诉讼也随之出体得以进入诉讼程序维护其正当权益,改变民事合法
现,即利用诉讼的手段获得不应当的利益,通过诉讼权益被恶意侵害而诉求无门的状况。
手段恶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使恶意侵害他人权益的
一、恶意诉讼的概念与特征分析
行为合法化。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法学界的注意,但是
由于民事程序规范的不足,至今问题仍然存在。(一)恶意诉讼的概念与内容分析
恶意诉讼的形态是多样化的,本文探讨的范围仅关于恶意诉讼概念的使用,学界有几种不同观
限于诈害案外人的恶意诉讼。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点,在不同观点的概念下恶意诉讼所包括的具体情形
现行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当恶意诉有区别,有的概念之下的恶意诉讼包括的范围很广,
讼正在进行时,合法权益被侵害者没有民事诉讼法上有的概念之下的恶意诉讼所包括的范围比较狭窄。
的依据正当地进入诉讼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阻止有的学者认为恶意诉讼是指“原告或者原、被告
他人侵害;当恶意诉讼案件程序终结后,合法权益被串通,合谋编制虚假证据,以民事诉讼为手段,利用人
侵害者没有民事诉讼法上的依据,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民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将国有、集体或者第三者的
请求法院撤销生效裁判,消除他人借诉讼程序实施的财产占为己有的诉讼”。〔1〕其恶意诉讼所包括的情形
对其民事权益的侵害行为后果;而且由于生效判决发主要有国营企业的代表人与对方当事人串通,进行诉
生既判力,恶意诉讼案件判决的结果还会对后来的诉讼侵害国有财产;集体经济组织的代表人与对方当事
讼案件产生影响。因此,应当修改和完善现行民事诉人串通,进行诉讼侵害集体所有的财产;隐瞒实情获
讼法律制度,以防范恶意诉讼的发生,或者通过最高取担保,利用诉讼致使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侵害担
保人的财产等。〔2〕
有的概念包含的范围狭小,仅指当事人滥用诉
收稿日期:2004211216
权、无理缠讼,以此来耗费对方当事人为诉讼支出时
作者简介:邱星美(1962—),女,山西襄坦人,中国政法大
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事诉讼研究所副教授。

©1994-2011ChinaAcademic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

文档大小:1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