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翻越远方的大山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二、教学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三、教学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二、学习1-7小节 过渡: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1)你体会到了什么?(差距大、实力强) (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 (3)这座山又远又大,想要翻越它真难啊!谁来一读这段话。(指名读第2小节) 差距很大,刘翔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齐读)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1)、什么叫“风驰电掣”?(形容象刮风和闪电一样迅速) (2)、约翰逊实力强劲,而我只能——作为观众……,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3)、读一读,体会一下两者的悬殊。 “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约翰逊是座“大山”? (理解“近10次”、“没有一次”、“屡屡拿第二”、“总是”。) (2)、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约翰逊能稳稳地占据冠军宝座,可见其实力的强悍。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成名时间很早,早就声名远播,是大家的偶像) 学习3-7小节 1、同学们,大山遥不可及,面对这座大山,刘翔是怎么想的? ( 2、齐读第5小节 (1)虽然他向着他的目标又更进了一步,但是那一次还是留给了他无限的遗憾。遥望着约翰逊胜利的背影,他会想写什么呢? (2)交流 (3)虽然这次比赛给刘翔留下了遗憾,但更激起了刘翔不懈奋斗的动力。引读:他进入决赛的机会——,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整个2003年—— 3、出示:“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你看到他的努力了吗? (2)、当他屡屡拿第二的时候,他还会想什么? 三、齐读8-11小节 1、你读出他的心情了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激动)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你走进了刘翔的内心,读好它!(指名读) 3、他成功翻越了大山,超越了约翰逊,他的高兴不言而喻。(齐读) 四、总结

xf****6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