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国际私法”案例分析(十一).pdf 立即下载
2024-11-03
约8.7千字
约4页
0
6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学考试“国际私法”案例分析(十一).pdf

自学考试“国际私法”案例分析(十一).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基础——武汉森林动物园怒砸德国奔驰轿车案

2000年12⽉,武汉森林动物园购奔驰轿车⼀辆。购车后不久,轿车出现发动机噪⾳⼤、轴头漏油、仪表板失灵等问题。
车主要求退车、赔款,遭到销售商、制造商的拒绝,销售商、制造商要求车主修车。经过五次修理,车的⽑病依然如故。车主
与销售商、制造商协商不成,采⽤了极端⼿段,先是⽤⽜拉车⽰众,再是在车上涂写“⼚家推出门不管换,销售商挣了钱就
完”、“⽆奈求助,消费者权益何在”标语开车游街。这样轰轰烈烈搞了⼀个⽉,销售商、制造商不为所动。2001年12⽉20⽇,
梅塞德思*奔驰中国公司出⾯对车主正式答复称:车出现问题是外在因素所致,不能退车。这⾥所讲的外在因素,指的是车主
⽤错了油,⽤了低标号的油。车主⼀怒之下,于2001年12⽉26⽇请来5位⼤汉砸车。此事引起全国媒体⼴泛关注并进⾏了⼤
量的报道,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也参与其中,以此事件为题组织了专题节⽬。2002年1⽉,车主将车运抵北京,要求
销售商、制造商进⾏质量鉴定,被拒绝。梅塞德思*奔驰中国公司称:由于客户的“不适当⾏为,通过正常的协商找到具有建设
性的解决办法的可能性已不存在”。⽆奈,车主于2002年1⽉28⽇将车运回武汉。⽬前留给车主的解决途径就是诉讼程序。如
前所述,这种涉外侵权案件的损害赔偿,受害⼈必须举证。可现在我国没有⼀个技术鉴定部门接受个⼈委托做汽车技术鉴定,
没有证据,车主⽆法起诉。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和⼈员交流的增多,涉外侵权案件也逐渐增多。发⽣涉外侵权案件以后,由于我国
⼀⽅当事⼈不了解涉外侵权案件的归责原则,造成了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得不到有效的司法救助;或者是根据中国法律⽆法获得
司法保护的案件却花费了⼤量的⼈⼒、物⼒在中国寻求司法救助。这⽅⾯的案例⽐较多,其中最的东芝笔记本电脑索赔案就是
⼀例。1999年3⽉,两名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户以东芝“电脑内置的FDC半导体微码有暇疵,存在引起存盘错误⽽导致数据
破坏的可能性”为由,以东芝美国信息系统公司为被告,向美国得克萨斯联邦地⽅法院提出了集体诉讼。东芝公司被迫与原告
进⾏调解,根据原告购机时间的不同,分别予以赔偿。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户可获得443.21美元的赔偿,总赔偿额⾼达10.5
亿美元。消息传来,中国的东芝笔记本电脑⽤户也仿⽽效之,要求东芝公司赔偿,东芝公司给予的赔偿是⽤户点击东芝中国公
司的页下载补丁软件。同是东芝笔记本电脑⽤户,购买同⼀种产品,美国的⽤户可获得美元赔偿,中国的⽤户得到的只是⼀个
补丁,中国⽤户⽓愤之极,谴责东芝公司歧视中国⼈,⼀些⽤户在中国法院对东芝公司提起诉讼,最后中国⽤户并未获得赔
偿,此事不了了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种结果呢,这除了中国法律与美国法律的规定不同外,中国⽤户不了解涉外侵权案件
中的归责原则也是重要原因。

(⼀)外侵权案件归责原则的内涵与意义

涉外侵权案件归责原则中的“归责”(imputatio/imputation),指的是确认和追究侵权⾏为⼈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criterionofliability),指的是依据哪国法律确定的标准来确认和追究侵权⾏为⼈的民事责任。

我们知道,现代法制国家保障个⼈的⾃由,但同时强调个⼈的⾃由不能没有限制,当个⼈的⾃由超出⼀定的界限,给社会
造成危害,或给他⼈⼈⾝或财产造成损害时,那么法律就应该将该⾏为作为犯罪加以处罚,或者作为侵权⾏为命令加害⼈赔偿
受害⼈因此⽽遭受的损失。⾄于这个界限的划定标准,即当侵权⾏为产⽣时,是否产⽣侵权责任,由何⼈(加害⼈或受害⼈)
来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单⽅承担或共同承担),便是归责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涉外侵权案件归责原则的意义在
于:

1.促进利益平衡,包括促进社会个体间的利益平衡(当侵权⾏为侵犯的是社会个体的利益时,如产品致⼈损害)及促进社
会整体的利益平衡(侵权⾏为侵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如⼯业污染)。侵权⾏为的产⽣使得受害⽅利益受损,归责原则的设定
要求加害⽅为其侵权⾏为承担责任,对受害⽅进⾏赔偿,弥补受害⽅的利益损失,从⽽使得双⽅的利益由失衡达到平衡。

2.保障个⼈⾃由。通过归责原则确⽴的个⼈⾃由界限,使得个⼈可以预见发⽣侵权⾏为责任的可能性,从⽽对⾃⼰的⾏
为加以⾃我控制,真正保障个⼈的⾃由。

3.预防和减少损害的发⽣。追究⾏为⼈的法律责任时,归责原则对此进⾏成本收益分析,为了有效遏制违法⾏为,必要
时加重⾏为⼈的法律责任提⾼其侵权⾏为的成本,从⽽使其因感侵权成本沉重、风险极⼤⽽收敛⾃⾝⾏为,由此便达到预防和
减少损害的⽬的。

4.从司法实践⾓度⽽⾔,在于使当事⼈明确⾃⼰的案件适⽤何种归责原则,从⽽收集有利于⾃⼰主张的证据,正确⾏使诉
讼权利和履⾏诉讼义务,提出合理诉讼请求等。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自学考试“国际私法”案例分析(十一)

文档大小:6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