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一单元 第2讲.docx / 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 第2讲.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7
约1.2万字
约18页
0
17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单元 第2讲.docx

第一单元第2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标点击】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方向的判读及常用图例的识记。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考点解读】1.知道比例尺的表现形式,学会比较比例尺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2.掌握在各种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的方法和认识常见的图例。3.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三种表现形式。
①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②数字式:1∶500000。
③线段式:。
(2)两大作用
①反映图示范围大小: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反之则越大。
②反映图示内容详略: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反之则越简略。
2.方向
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
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844.43米”为注记。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两点的海拔分别为1__000米、500米。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之间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
部位地形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B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C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D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三、地形剖面图
1.形成:沿等高线地形图某一水平线下切而显示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意义
能更直观地显示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如上图显示从A至B,地势先升高,经过一个山顶后又降低,从盆地底部向B地势又是先升高再降低。
思维导图
考点一比例尺及其应用
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上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大小关系:甲>乙>丙。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1)地图所反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际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3.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放大(缩小)条件放大(缩小)后的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尺×n放大n倍原比例尺×(n+1)缩小到eq\f(1,n)原比例尺×eq\f(1,n)缩小eq\f(1,n)原比例尺×(1-eq\f(1,n))冲关演练1读世界四个岛屿的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四幅经纬网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对四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③岛位于②岛的西南方
B.①岛的实际面积最大
C.③岛西北向邻国的甘蔗产量较大
D.④岛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答案(1)A(2)C
解析第(1)题,取图上1°的经度和纬度,比较它们的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大的比例尺大,图上距离小的比例尺小。通过比较发现,①图的图上距离最大,故①图的比例尺最大。第(2)题,根据②③岛的经纬度判断,③岛位于②岛的东南方;图中③岛跨的经纬度最多,实际面积最大;③岛位于热带,其西北向邻国为古巴,盛产甘蔗;从④岛的经纬度判断其气候类型不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特征
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在于明确等高线的有关知识。
(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即高程)相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即相对高度或等高距)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相邻三条等高线的高程分别为400米、500米、6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等高距按规定只写整数,不写零数。图中所注高程,为海拔(绝对高度),一般用“米”作单位,“0”米表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深度,如陆地最低处的死海海拔为-400米。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大圈虽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图幅范围的限制),但它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处会出现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即水平距离,简称平距)愈大,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缓坡);反之,间距愈小,等高线愈密,则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一单元 第2讲

文档大小:17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