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25课时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ppt / 文档详情
第25课时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ppt 立即下载
2024-11-08
约2.6千字
约41页
0
1.5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5课时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ppt

第25课时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甲午海战馆甲午中日战争阅读下面材料:日本右翼史学家在修改的新版教科书中说:“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日本“对北洋水师的壮大感到了强烈的威胁,由此基本上是着眼于国土的防卫,并非早就准备对大陆采取攻势。”“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黄海海战①清政府极端腐败。如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工程等。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讨论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请问“新”在何处?如何理解经济侵略新阶段?四、三国干涉还辽五、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讨论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3月15日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邱逢甲的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还引用一位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句:“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1)《春愁》写于哪年?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台湾有哪三次同大陆分离?最后一次分离同前两次有何不同?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方针是什么?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其理由是什么?日本侵华的甲午中日战争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李鸿章日本国情
●岛国:人多,地少,国内市场小,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急需扩张寻求出路,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
“大陆政策”。日落紫禁城戊戌变法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
“改?!”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
却也带点犹豫
······
“杀!!”
······1.为什么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2.“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
要指的是哪些事?
3.“几个读书人”代表了哪些阶层的利益?他们的主要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他们提出
要“变”?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二、变法的酝酿(2006天津卷,14题)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
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
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4)新
文化运动
A、(1)(2)B、(2)(4)
C、(2)(3)D、(3)(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
为一场占主流的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
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与
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三、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四、失败——戊戌政变(1898、9、21)办学(万木草堂)著书《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讨论:戊戌变法在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承上启下。是继洋务运动后对近代化的继续深入发展阶段。
(1)启动政治近代化: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试图对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2)推动经济近代化: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3)深入推动思想近代化:介绍和宣传近代思想,批判封建思想,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4)大大推动教育近代化:戊戌变法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近代高等教育开始形成思考:
维新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在促进
社会变革作用方面又有哪些差异性?造成差异的
原因是什么?材料1“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材料2“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文襄公文集》
材料3、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

(1)上述材料分别属于哪一派政治思想?
(2)材料3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
(3)材料3比材料1、2的观点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巩固练习3.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英国可以从中日《马关
条约》中取得哪些特权①赔偿军费2亿两②在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③割占台湾等地区④产品免收内地税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③
4.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
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给予日本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25课时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文档大小:1.5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