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德育实践课程——模拟法庭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 模拟法庭是在活动课程理论指导开展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借助于学生在活动中扮演角色的过程,庭审过程,法律案例解读过程以及场下观众的观察,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法庭氛围,了解法律知识,并在整个庭审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遵法,守法,用法的意义,真正做到从“做中学”,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过程: 1、书面资料准备: (1)选取资料:模拟法庭庭审案例的选择,选取了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当前遇到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法律案例。 (2)材料加工:对庭审材料进行加工,在拟定角色的基础上,将庭审材料按照学生需扮演的角色不同进行加工,成为实践活动开展的“剧本”,为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3)资料复审:由于法律法规本身具有极高的严肃性,而教师及学生多为非法律工作人员,因此,在模拟法庭材料准备基本成形之后,应请具备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士进行复审,以保证所用材料的严肃性和客观性。 左图:我校法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开庭前准备工作。 2、人员拟定(角色分配): 模拟法庭的开展以教学班为依托,组成人员基本分为五大组成部分,参与庭审人员为12人左右,剩余同学为观众参加模拟法庭的观察。 开庭法院工作人员:一般为四人,分别为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 公诉方:公诉方一般设公诉人两人 被告方:被告方人员主要由被告和辩护人组成,需两到三人 受害人:结合案情,为方便实施,一般为一人 观众:教学班剩余同学 3、物资准备: 为保证模拟法庭的开庭环境尽可能真实,需提前准备法庭所需用品,包括法院审判厅的基本用品(如:桌椅,法槌,法袍等),学生文件夹,必要的“证物”等,物资的准备需结合具体法庭案例准备充分。 二、庭审过程实施: 1、案情预演: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模拟法庭中扮演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同学提前以影像的方式预演案件发生的过程,以达到深化认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 2、庭审实施: (1)审判长宣读案件基本信息 (2)审判员宣读《法庭纪律》 内容为:宣布《法庭纪律》 1、所有到庭人员,要一律听从审判长的指挥,遵守法庭秩序。 2、不准喧哗,不准鼓掌,不准吸烟,不准随意走动,关闭通讯工具。未经审判长允许不准提问或当庭发言。中途退席应当保持安静。 3、未经法庭许可,不准录音、录像和摄影。 4、旁听人员不准进入审判区 5、不得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3)审判过程: 在审判长宣布开庭后,进入到法庭的庭审过程,过程可以分为:宣布开庭——核对被告人信息——告知被告人权利和义务——公诉人宣读公诉意见——公诉人举证——法庭辩护(公诉人和被告及被告代理人进行辩护)——被告人陈诉意见——宣读判决意见,宣判,闭庭。 模拟法庭的设计可参考下图设置: 证人席 被告席 审判席 公诉方 辩护方 陪审员 审判长 审判员 书记员 辩护方 公诉方 被告 法警 法警 证人席旁听席 观众席 【活动延伸】 1、讨论环节: 通过对学生本身的角色扮演,将案件还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由于青少年易冲动、过分追求哥们义气等造成违法犯罪导致的严重后果,可以由参演学生发表感言,由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普法活动延伸: 通过一次一个教学班的模拟法庭演练,可以由其他教学班以观众身份参观,达到普法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将模拟法庭活动过程保留为影响资料,在班会课中进行互换和播放,达到普法宣传的目的。

赫赫****等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