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Word格式、可编辑排版 PAGE\*MERGEFORMAT4 合意离婚协议〔精选3篇〕 合意离婚协议〔精选3篇〕合意离婚协议篇1男方:刘________,汉族,25岁,户籍:________省________县...,住址:......。女方:李________,汉族,23岁,户籍:________省________县...,住址:......。男女双方1994年10月1日结婚,1995年12月生一女孩刘________,现就离婚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供双方遵照执行:1、男女双方都同意离婚。2、婚生女刘跟随男方刘________共同生活,女方李________每月给付生活费120元,以现金形式月初给付,男方保证女方每月至少可探望女儿一次,时间定为每月最终一个星期日,由女方负责接送。3、夫妻共同财产包括房产两套: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方同意分割其中________归男方刘__全部,________________归女方李__全部.并于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三日内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变更登记手续。其中电视机一台(康佳25#),冰箱一台(新飞双门210),洗衣机一台(小鸭全自动)、组合音响一套、缝纫机一台归女方李________全部;组合家具一套(床、床头柜、外套柜、梳妆台)、沙发一套、茶几一个、床上用品一套、厨具一套(包括锅、碗、液化汽灶及抽油烟机)归男方全部;各人衣服归个人全部,个人生活用品(女方首饰、化装品、男方剃须刀等)归个人全部。无共同债务。4、夫妻双方不存在生活困难需要关心的状况。5、此协议一式三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交婚姻登记机关一份。自双方签字后生效。男方:刘________(签字,按手印)女方:李________(签字,按手印)20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合意离婚协议篇2男方:身份证号:女方:身份证号:男方与女方于年月日在民政局登记结婚,婚后于年月日生育一儿子/女儿,名。因夫妻双方感情裂开,且已无任何和好可能,现经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全都意见,订立离婚协议如下:一、离婚男女双方均自愿离婚。二、子女抚养、抚养费及探望权1.儿子/女儿由方抚养,随方生活,由方按以下方式向方支付抚养费(包括生活费、训练费和医疗费)。(1)方于年月日前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人民币元给方。(2)方应于每月日向方账号为的银行卡支付抚养费人民币元。2.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状况下,方每月可以前往方处所探望孩子次。详细探望方式为:前往探望/接出探望,探望的详细时间为每月的第个星期早上点到当天下午点。如方不根据上述时间将孩子送回,方有权回绝其今后连续探望孩子。3.节假日及特别状况下子女的探望:非抚养方在法定节假日内有权将孩子接出探望,详细时间由双方协商;春节那么按小孩轮番在两边过节的方式安排。三、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1.存款:方名下存款人民币元,方名下存款人民币元,共计人民币元,双方各分一半,为人民币元。安排方式:各自名下的存款保持不变,但方应于年月日前一次性支付人民币元给方。2.房屋:登记于夫妻双方名下的房产共处,其中,由夫妻共同全部的位于的房产全部权归方全部,房地产权证的业主姓名变更的手续自离婚后一个月内办理,方必需帮助方办理变更的一切手续,过户费用由方负责。方应当于方户口迁出日内向其一次性支付房屋差价人民币元。3.其他财产:婚前双方各自的其他财产归各自全部,男女双方各自的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饰归各自全部(附清单)。四、债务的处理双方确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没有发生任何共同债务,任何一方如对外负有债务的,由负债方自行担当。双方确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债务由双方共同归还:年月日向方所借债务元,由方归还;年月日向方所借债务元,由方归还;年月日向方所借债务元,由方归还;方还应于年月日前向方一次性支付差价人民币元。五、一方隐瞒或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责任双方确认夫妻共同财产在上述第三条已作出明确列明。除上述外,并无其他财产,任何一方应保证以上所列婚内全部共同财产的真实性。本协议书财产分割基于上列财产为根底。任何一方不得隐瞒、虚报、转移婚内共同财产或婚前财产。如任何一方有隐瞒、虚报除上述所列财产外的财产,或在签订本协议之前两年内有转移、抽逃财产的,另一方觉察后有权获得对方所隐瞒、虚报、转移的财产的全部份额,并追究其隐瞒、虚报、转移财产的法律责任,虚报、转移、隐瞒方无权分割该财产。六、经济关心及精神赔偿因方生活困难,方同意一次性支付补偿经济关心金人民币元给方。上述方应支付款项,应于年月日前支付完毕。七、违约责任的商定任何一方不按本协议商定期限履行支付款项义务的,每逾期一日,应按逾期金额的‰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八、争议解决如本协议生效后在执行中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就涉及到财产的内容,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