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Script>澳门大学中葡翻译学士、中文法学士、葡文法律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a)在作出直接与其有关之诉讼行为时在场; b)在法官应作出裁判而裁判系对其本人造成影响时,由法官听取陈述; c)不回答由任何实体就对其归责之事实所提出之问题,以及就其所作、与该等事实有关之声明之内容所提出之问题; d)选任辩护人,或向法官请求为其指定辩护人; e)在一切有其参与之诉讼行为中由辩护人援助;如已被拘留,则有权与辩护人联络,即使属私下之联络; f)介入侦查及预审,并提供证据及声请采取其认为必需之措施; g)获司法当局或刑事警察机关告知其享有之权利,而该等机关系嫌犯必须向其报到者; h)依法就对其不利之裁判提起上诉。” 该法典第三百八十九条亦规定:“对法律无规定为不可上诉之合议庭裁判、判决及批示,得提起上诉。”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被确立的除有上诉权外,还有可提起上诉原则。 二、澳门刑事诉讼事宜的法渊源 基本上,澳门的刑事诉讼法律有两个渊源:一九九六年《澳门刑事诉讼法典》〔3〕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前者是基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全面行使主权,在过渡期问题上对法律体系进行本地化的成果,其目的是为澳门提供因应其特色的合时及适当的法律工具,却不失其大陆法系的特点。后者是在法律范畴内对“一国两制”原则的体现及保障,亦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律,规范以保护人的尊严、尊重人民意愿、保障公民权利,及以自由主义作为社会基础的民主体系。 须注意一点,随着澳门主权移交,在普通法例方面引入若干修改,使其与《基本法》接轨是很自然的,这样的立法修改无可避免地牵涉到澳门的司法组织领域及刑事诉讼法领域。为此,本人认为有须要简介一下新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司法组织纲要法》(第9/1999号法律)当中,对本文主题的探讨至为重要的某些方面。 《司法组织纲要法》第一条第一款确认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十七条则规定:“为着对法院裁判提起上诉之目的,法院分为若干等级。”该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还规定,(《基本法》第八十四条所规定的)终审法院为法院等级中的最高机关,有权限“审判对中级法院作为第二审级所作的属刑事的合议庭裁判提起上诉的案件,只要依据诉讼法律的规定,对该合议庭裁判系可提出争执者”〔第四十四条第二款 (三)项〕。第七十三条对《澳门刑事诉讼法典》关于上诉的规定作出了重要修改如下: “第三百九十条 (不得提起上诉之裁判) 一、对下列裁判不得提起上诉: a)………… b)………… c)………… d)由中级法院在上诉中宣示之非终止案件之合议庭裁判; e)由中级法院在上诉中确认初级法院裁判而宣示无罪的合议庭裁判; f)由中级法院在刑事上诉案件中就可科处罚金或八年以下徒刑所宣示之合议庭裁判,即使属违法行为之竞合之情况亦然; g)由中级法院在上诉中确认初级法院就可科处十年以下徒刑的刑事案件所作的裁判而宣示的有罪合议庭裁判,即使属违法行为的竞合的情况亦然; h)属法律规定的其它裁判。 二、………… 第四百一十九条 (上诉的依据) 一、在同一法律范围内,如终审法院就同一法律问题,以互相对立的解决办法为基础宣示两个合议庭裁判,则检察院、嫌犯、辅助人或民事当事人得对最后宣示的合议庭裁判提起上诉,以统一司法见解。 二、如中级法院所宣示的合议庭裁判与同一法院或终审法院的另一合议庭裁判互相对立,且不得提起平常上诉,则得根据上款的规定提起上诉,但当该合议庭裁判所载的指引跟终审法院先前所定出的司法见解一致时除外。 三、在该两个合议庭裁判宣示之间的时间内,如无出现直接或间接影响受争论法律问题的解决的法律变更,则该等合议庭裁判视为在同一法律范围内宣示。 四、仅得以先前已确定的合议庭裁判作为上诉的依据。 第四百二十二条 (检阅及初步审查) 一、卷宗经终审法院接收后须送交检察院,其于五日内检阅之,随后须送交裁判书制作人,其于八日内作初步审查。 二、裁判书制作人得命令上诉人递交与上诉所针对的合议庭裁判互相对立的合议庭裁判的证明。 三、在初步审查中,裁判书制作人须审查上诉可否受理及上诉的制度,以及该等已作的合议庭裁判之间是否存在对立情况。 四、初步审查进行后,卷宗须连同合议庭裁判书草案一并送交其余法官,其于五日内检阅之,随后须送交举行首次会议的评议会。 第四百二十三条 (评议会) 一、如出现使上诉不可受理的理由,或得出的结论系认为已作的合议庭裁判之间无对立情况,则驳回上诉;如结论认为有对立情况,则上诉程序继续进行。 二、上款所指的决定系由有关法院的三名法官在评议会中作出。 第四百二十四条 (审判的预备) 一、如上诉程序继续进行,须通知有利害关系的诉讼主体在十五日期间内以书面提出陈述。 二、有利害关系的诉讼主体须在陈述中作出结论,指出应以何种意思定出司法见解。 三、陈述书附于卷宗,或

小代****回来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