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2框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级下册政治课件.ppt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1.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1)内容:___________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2)作用: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 护_________。2.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1)由国家___________。 ①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___________。 ②_____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2)由___________保证实施。 ①地位: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_________ ___。 ②表现: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 行为规范主要依靠_________、信念、习俗、教育和行 政等力量保证实施。(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___________。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__,任何人都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 和_________。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 都必须承担相应的_________。3.法律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_____,应该履行的_____。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 么、_____________,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③法律为我们___________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 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_____________,惩恶扬善、伸张 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微拓展】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提示:(1)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局部适用的准则。 (3)法律是全社会行为规范。【微点拨】法律的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区分。 点拨:法律制裁、惩罚某个人时,如果强调他的身份和地位,主要是指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一特征。如果不说明他的地位和身份,主要是指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一特征。1.法律的特征 【关键词】“老虎”“苍蝇”一起打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第十二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全国检察机关坚持“老虎”“苍蝇” 一起打。2015年,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40834件54249人。查办涉嫌犯罪的原县处级以上干部4568人。依法对令计划、苏荣等41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法院对令计划的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我国检察机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说明了什么?点拨:(1)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法律的作用 【关键词】替考入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 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016年年初,北京首例考研替考案宣判,被告人虎某让被告人侯某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其行为均构成代替考试罪。两人被判处拘役一个月并罚款。(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2)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点拨:(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②法院对虎某、侯某的处罚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它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2)示例:①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如义务教育法规定我们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如网购到假冒伪劣商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得到了赔偿。【知识归纳】【感悟提升】 “常回家看看”入法微感悟:漫画体现了生活离不开法律。 (1)“常回家看看”入法体现了我国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常回家看看”入法将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我们要树立尊重规则和法律的意识,学法尊法。

雨巷****珺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