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合同法》解析与应对一、概述 二、主要内容解析 三、应对与建议一、概述(一)立法过程3、2005年2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劳动合同法》列入2005年立法计划。 4、2005年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 5、2006年3月20日,全国代表常委会决定将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4月20日,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共收到各界意见191849件。 6、2006年12月24日,全国代表常委会对草案进行二审。7、2007年4月24日,三审。 8、2007年6月24日,提交四审。 9、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并以145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高票通过。争论与博弈(二)意义与评价(三)四大亮点(显著变化) 1、强化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性规定,包括: (1)引导签订长期合同 (2)防止滥用试用期 (3)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享有权利 (4)合同终止享有经济补偿 (6)限定违约金条件 (7)企业裁员时的保护性规定 (8)扩大劳动者行使即时解除权的范围 (9)加重用人单位违法成本 (10)加大维权力度,强化行政部门职责 2、扩大了劳动合同适用范围 3、规范劳务派遣 4、增加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规定二、主要内容解析 第一章总则(第1至6条)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7条至第35条)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29条至第35条)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36条至第50条) 第五章特别规定(第51条至第72条)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73条至第79条)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80条至第95条) 第八章附则(第96条至第98条)第一章总则 (一)适用范围 《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用人单位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 各种类型企业劳动者√ 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动者√ 个体经济组织劳动者√ 国家机关公务员× 工勤人员√ 社会团体公务员× 参(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实行聘用制劳动合同的另有规定的× 无特殊规定的√ 其他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家庭或者个人家政服务人员× 个体工匠帮工、学徒× 农村承包经营户受雇人×(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1、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中已明确,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法律后果包括: (1)行政责任——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2)不予适用 (3)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4)民事赔偿责任2、制定、修改规章制度、决定重大事项的程序要求:3、规章制度合法性问题: (1)限制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的规定无效; (2)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 (3)不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关系的建立 (二)劳动合同期限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与约定条款 (四)试用期 (五)违约金 (六)无效合同 (一)劳动关系的建立 1、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案例]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案例]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 A、小张于2007年1月20日通过某公司在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考试,2月1日填写新入职人员登记表,2月3日起在公司生产车间工作,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B、小王于2007年3月5日经某公司招聘入职,口头约定试用期1个月,2007年4月5日小王如期转正,并于当日与公司签订了期限至2008年4月的劳动合同。 C、某大学毕业生小吴,于2006年11月25日与某公司及所在高校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约定违约金2000元,2007年7月小吴去公司报到前体检查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司拒绝接收并于2007年7月25日作出解除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决定。3、用人单位如实告知和劳动者如实陈述义务 (1)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 第一,告知必须是如实告知; 第二,告知的时间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 第三,告知应以一种合理且适当的方式进行,必须 能够让劳动者确定知道和了解; 第四,告知的内容应符合法律规定; 第五,告知是一项

是飞****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