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障碍及其完善途径的研究 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障碍及其完善途径的研究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不断完善,行政问责制逐步成为制约政府失职行为的重要制度安排。然而,实际运行中也不乏许多难点和问题,比如问题线索下延不畅、问责程度过轻、问责结果无实际意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问责制的实施,也成为行政问责制的实施障碍。本文慧眼识异,从以下三个方面,就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障碍及其完善途径展开阐述。 一、信息收集难 作为行政问责制的基础,问题线索的收集和上报对于问责制的实施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信息系统的完备性和信用体系的建设不足,导致问题线索的获取难度加大。一方面,公民的维权意识逐年增强,民间控制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强。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问责挂钩的部门在问题线索筛查、判断、核实和侦察等方面存在复杂和个体化的操作,有时候存在一些干扰和压制信息收集的情况,长此以往,便无形中限制了整个问责制的实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比如采用网络在线信访和社区问责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司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等,通过加强民间资源的利用,提高问题线索上报渠道和情报共享效率,实现信息畅通和公开透明,从而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实施。 二、问责程度不足 行政问责作为一种从行政主体职能层面来限制行政错误和违法行为的制度安排,在实施中也会遇到相应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问责程度不足,即问责对象的惩罚度量过轻或者不成立,降低了行政问责制的实效性。归根结底,这是因为问责制的现行规定存在不确定性。有时候,由于行政问责问题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一些规定容易导致规范施行不力,缺乏足够的热点专题的惩罚性。 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问责制中的问题和存在的陷阱,逐步优化问责制度,提高惩罚的效力,切实保证问责制度的实施效力。从目前的实践看,完善问责制度必须在部门间形成高效的信息广播和共享工作机制,实现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业,提高问责程序中的调度和惩罚效果,提高问责对象的公共生命成本等,从而进一步实现问责制的正义和公正。 三、结果缺乏实际意义 最后一个影响行政问责制实施的问题是问责结果缺乏实际意义。行政问责最终的目的是强化法律意识和方针意识,调整相关机构和对于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然而,有时候当事人只是避免了惩罚,而没有严格遵守标准,甚至导致了一些问责对象反复得到提拔升职等重要奖励。 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问责机构,提高问责机构和公众的互动度,强化问责对象检验案例输出的有效性,加强问责对象的宣传和保护,同时还需要加强问责过程中的讲求实效和透明度,深度面向问题解决,而非单纯强制问责,以实现问责机制的最终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要解决行政问责制实施障碍问题,需要长期性的关注和努力。只有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政府单元间协同配合,提高政府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能力和形象,才能促进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为社会造福。

骑着****猪猪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