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实体与程序问题研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实体与程序问题研究 一、引言 在中国,刑法规范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即判决书、裁定书是法官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的决定性文书,一旦生效后,被判决人必须执行。但现实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况依然存在,对司法正义和法制建设造成了威胁。本文将探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实体与程序问题。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实体问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被判决人收到生效判决、裁定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的行为。这个罪名主要在刑法中体现煤窑安全事故、环境污染、非法集资等犯罪案件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实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主体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行为主体是被判决人,即被判决人明知被判决的行为构成犯罪或有关司法生效文书的判决结果,仍然拒不履行。这个罪名只能由当事人承担,其他人员不受影响。 2.行为客体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行为客体主要包括司法生效文书,暂时不能履行的判决、裁定以及相关程序及附带性标的物等。 3.行为标的物 行为标的物是指相关判决、裁定涉及的财物、授权和禁止的行为等,如被判决人要赔偿多少钱、离婚后实行谁的监护权等等。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程序问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实体问题之外,同样存在程序问题。合法程序是保障司法活动公正合法、保证国家机关及人民的权益和自由的必要条件。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程序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拒绝执行两种案件判决、裁决的人实施有效打击和依法制裁。 1.判决、裁定是否已生效 在起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生效性问题,即判决、裁定是否已经生效。一般情况下,如果涉案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被上诉,判决、裁定就自动生效了。有些时候,法院判决等司法文书需要进行二审,那么主判文书要等到上一级法院二审通过之后,才算生效了。也就是说如果还在被上诉的期限内,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是不能立案的。 2.是否存在异议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满足的前提条件是判决、裁定没有异议。一旦存在异议或者不服,就需要针对异议或不服的情况采取其他措施,比如上诉等等。 3.未履行的原因及法律依据 涉及到判决、裁定方面的行为拒不执行,需要清楚知道具体的未履行原因,该未履行原因是否属于允许情形之内。例如,拒不执行裁定是否系合法?是否系依法裁决被拒绝执行?是否存在拒绝执行的前提条件?若不存在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异议、复议情况,且对执行结果予以异议? 四、结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是对司法工作的严重侵犯,它损害了司法公正、影响了法律的权威。针对这个现象,我国立法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设立了专门的罪名。在具体执行中,需要遵守合法程序,有鉴定证据,严格依法行事,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和权威,为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司法公正奠定基础。

骑着****猪猪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