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G-L法的中日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中日韩三国是世界上人口和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其农产品产业是三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在跨国贸易中,中日韩三国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在农产品内贸易中,三国之间的贸易却相对较少。本文将以G-L法为基础,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贸易壁垒因素以及推进三国农产品内贸易的措施。 一、G-L法简介 G-L法是一种常用的国际贸易模型,其名称即为Grossman-Laitner模型。该模型基于两国之间的差异性假设,比较两国生产出的同一商品的成本差异,从而得出贸易的优势和不利。G-L法所涉及的假设包括: 1.生产要素可流动,即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 2.所生产的产品为同质产品,即两国生产的同一商品质量相同。 3.成本取决于生产因素的价格,在两个国家中这些价格相对于生产过程的技术,而且每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都是差异化的。 4.消费者选择对成本更低的产品。 二、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内贸易分析 在中日韩三国内,虽然各国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资源与技术水平存在着差异,但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较少,且相互竞争的程度也相对较小。为此,本文以谷物和畜禽肉类两类农产品为例,运用G-L法进行研究。 1.谷物类农产品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谷物类农产品贸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中日韩三国谷物类农产品内贸易变化 年份中韩谷物贸易中日谷物贸易韩日谷物贸易 20101165.5225.469.6 20111172.2215.573.1 20121192.5223.474.2 20131189.6213.771.3 20141196.8211.574.1 在谷物类农产品贸易中,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量相对较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体量较大,其谷物需求量也较大;反之,中日、韩日两国贸易量相对较小。从G-L法角度考虑,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优势主要来自于两国生产成本的差异。韩国的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人工成本相对较高,故谷物产量少,而中国的人工成本较低,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中韩间贸易量较大。 2.畜禽肉类农产品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畜禽肉类农产品贸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中日韩畜禽肉类农产品内贸易变化 年份中韩畜禽肉类贸易中日畜禽肉类贸易韩日畜禽肉类贸易 20101533.6214.5120.6 20111552.4220.4131.8 20121531.8206.5143.2 20131545.6215.6150.5 20141576.5212.1143.4 在畜禽肉类农产品贸易中,三国之间贸易量均较小,其原因有多种。中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不够成熟,产量相对较低,其生产成本也较高;日本的饲料成本随着谷物进口量的下降而相应增加,导致日本的肉类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对于韩国来说,其畜禽养殖业也未能完全发展起来,资本投入和生产技术水平都落后于中国和日本。 三、三国贸易壁垒与推进农产品内贸易的措施 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内贸易受到了多种贸易壁垒的影响,例如:关税靠山,各国关税制度针对本国产业可能存在的威胁而设立高关税等贸易壁垒。因此,需要制定有益的措施来阻止或降低这种贸易壁垒对内贸易的影响。 1.推进政治领导和合作:三国之间的政治合作与领导对于推动农产品内贸易至关重要。政治领导和互相信任可以推进经贸合作,也可以通过促进人员交流和农业技术转移来推进农产品内贸易。 2.降低贸易壁垒:推进全面深入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CJKFTA)的签署,包括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减少出口限制措施等措施,从而鼓励农产品投资和贸易的增长。 3.改进交通与物流基础设施:改善三国间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物流速度,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从而鼓励农产品投资和贸易的增长。 4.促进贸易知识和教育:着眼于合作和合作网络,促进贸易生态与知识的发展是重要的。在提高知识和教育方面,可以促进农产品投资和贸易的增长。 总之,中日韩三国关于农产品内贸易方面的挑战仍然存在,但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可以被政治和经济跨国合作机制所解决。中日韩三国在贸易合作上展现出的互帮互助模式,将成为未来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内贸易的主要特点之一。

骑着****猪猪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