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复习课程.ppt 立即下载
2024-12-03
约2.2千字
约105页
0
4.9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复习课程.ppt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复习课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列强在中国开银行,垄断中国的金融、财政。图为汇丰(英)、花旗(美)、东方汇理(法)、道胜(俄)、德华(德)、正金(日)等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的钞票。(2)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加紧搜刮人民(3)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2)筹备立宪(3)清末“新政”的实质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孙中山一生的几个重要时期:(2)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陆皓东(1868-1895)名中桂、字献香。广东香山人,近代民主革命者。广州起义中英勇就义。被孙中山称为"为共和牺牲之第一人"。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在湖北军、学界中秘密传阅的革命报刊报纸(2)成立革命团体黄兴(1874—1916)湖北善化人,字克强,幼年受封建教育,先后在长沙岳麓书院和武汉西湖书院读书,湖南的维新运动,给了他们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开始探索求国途径。(3)成立政党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兴中会的成立
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中国同盟会(1905)同盟会国内支部
同盟会国外支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民族主义萧一山:《清史大纲》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
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
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二)、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阵地:1905—1907年间,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展开论战。
主战场:日本、加拿大、新加坡。
范围:包括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围绕同盟会三大纲领进行的。


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代表民族主义论战双方的分歧辩论结果意义:通过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弱点:(1)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2)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3)革命派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起义刘道一光复会领导的安庆起义万里乘云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广州起义爆发,黄兴亲率敢死队进攻两广总督署,与清军血战,身受重伤。终因敌我实力悬殊而失败。图为革命起义军进攻两广总督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2保路运动的推动保路风潮的引发全国保路风潮3、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武昌起义爆发的必然性:2武昌起义的主观有利条件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武昌起义引起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一个月内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广西,福建,广东等13个省和上海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二、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名单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武昌起义打出“十八星旗”,目标是建立美国式的十八省联邦共和国;后来民国国旗改定为“五色旗”,继承了清朝的全部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十
八
星
旗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2临时政府的措施和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的评价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1)孙中山面临的压力(2)孙中山的斗争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1914年1月,袁世凯停止参议院、众议院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
1914年5月,袁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不久,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这样,袁世凯不仅可以终身独揽政权,而且还可以将其传子传孙。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第三,出卖主权第四,帝制自为第五,军阀割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复习课程

文档大小:4.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