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南大中国哲学史第一讲讲解材料.ppt / 文档详情
南大中国哲学史第一讲讲解材料.ppt 立即下载
2024-12-03
约7千字
约53页
0
40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南大中国哲学史第一讲讲解材料.ppt

南大中国哲学史第一讲讲解材料.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讲导论一、中国古代有“哲学”吗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哲学”只是“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的东西,是欧洲和西方所独有的思想,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这种形态的思想,因此“中国哲学”不是严格意义的“哲学”。

德里达访华时直接断言“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的真实涵义在于: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独立于欧洲传统之外的“中国哲学”吗?或者说,“哲学”是我们解释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恰当的方式吗?

究其实质,“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的出现,是以“哲学”观念的引进和“西方哲学”作为某种参照尺度为前提的。


二、中国哲学的学科简史

(一)哲学概念的引入
与中国史学、文学等不同,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是二十世纪初的产物。中国古无“哲学”一词,日本学者西周最早将西方的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这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哲”字有关系。据学者考证,西周在1875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用“哲学”翻译philosophy,而“在津田进藤于1861年出版的《新理论》的附录中,西周翻译‘哲学’一词用的字是‘希贤学’或‘希哲学’,意思是追求贤人之学,或追求哲人之学”。Philosophy在西方为“爱智之学”(古希腊文“philein”和“Sophia”的组合),中国的“哲”字即是“智”或“大智”之义,而“哲人”乃指“贤智”之人。将西方的“爱智”翻译为中文的“希哲”,从词组结构上说,比一个“哲”字更为合适。关键是中国古代没有“爱智”或“希哲”后面的那个“学”(学科),而且中国古人对“智”或“哲”的追求亦与西方人有差异。这就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学人构建“中国哲学史”学科所遇到的困难。
“哲学”这一名词大约在1895年左右传入中国,后经梁启超等人的宣传很快成为学术界所习见的名词。1902年,《新民晚报》上的一篇文章首次把此一译名运用于中国传统思想方面。(二)哲学学科的确立

1914年,北京大学设立“中国哲学门”;1919年,新任北京大学校长不久的蔡元培改“中国哲学门”为哲学系,此可以说是标志着作为近现代教育和科研体制下一个专业门类的“哲学学科”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南高师)。
首任系主任刘伯明,学衡派:会通中西。
大师云集: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佛学史家汤用彤;美学家宗白华;逻辑学家殷海光;西方哲学:熊伟;心理学家:潘菽……
会通中西与全盘西化、文化保守(三)中国哲学史的写作

自1916年谢无量《中国哲学史》一书出版后,胡适、陆懋德、钟泰、冯友兰、李石岑、范寿康、侯外庐、任继愈、冯契、石峻、张岱年等学者经历了近百年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了中国哲学史学科。而“以西释中”、“以马释中”的中国哲学史诠释模式则几乎是这些中国哲学史著的通例。1916年,谢无量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用“哲学史”这一名词来表述中国传统学问中的部分内容。在谢无量那里,“哲学”差不多只是一个名词,而作为一种学问则是“古已有之”。传统思想中所谓“儒学”、“道学”、“理学”,佛家的“义学”,可以说与西方所谓“哲学”都是异名而同指。

将哲学混杂且隶属于经学。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留美归国的胡适出版了轰动一时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给出一个“哲学”的定义,他说:“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人生切要的问题”有诸多方面,体现在哲学上则可以区分为宇宙论、名学或知识论、人生哲学或伦理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等。冯友兰三十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则进一步明确了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分的架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他较之胡适更彻底地仿效西方哲学的模式来建立中国哲学的系统。这个模式绝不只是外在的形式,因为它关涉到内容的取舍和诠释的向度。冯友兰说:“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这一点在当时几乎是学者的共识。张岱年在完稿于1937年的《中国哲学大纲》中就指出:“区别哲学与非哲学,实在是以西洋哲学为标准,在现代知识情形下,这是不得不然的。”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的中国哲学史,唯物唯心、辩证法形而上学……
回顾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建立和延续的历史,我们可以把从胡适至今的学科范式归结为二:其一是胡适本人奠定的学科范式,它的特点是以西方哲学为参照建立中国哲学史的结构框架,如宇宙论、名学及知识论、人生哲学或伦理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等哲学部门,以汉学功夫来甄别史料,以平实的语言来诠释史料。其二是冯友兰和牟宗三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南大中国哲学史第一讲讲解材料

文档大小:40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