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教学材料.doc 立即下载
2024-12-03
约8.8千字
约10页
0
1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教学材料.doc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教学材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后的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意识。()
2.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3.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5.意识因其反映的直观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启示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7.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8.个人未必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
9.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10.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和超越自身。()
11.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1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往往包含谬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磁场、紫外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
①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③同为世界的本原④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16年11月16日1时29分在北京门头沟区发生2.6级地震。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常态体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考古证实,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等到楼兰人认识到破坏森林造成严重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这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创造条件,改造规律
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可以改变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18.荀子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启示人们()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D.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19.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错觉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对象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思维着的精神之所以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因为它可以()
①树立目标,制定计划②预测未来,推溯过去
③透过现象,发现本质④改造世界,实现目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人能把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
①人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②人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
③意识能够反映本质和规律再概括出现象④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激发人的生理潜能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23.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教学材料

文档大小:1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