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一、从避免卷入中日冲突到援华抗日(一)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其转变罗斯福刚刚上台时曾说过,中国问题的解决要等到日本自己背不动这个包袱为止。实际上给他的对华政策定下了基调。1933年5月,中国方面请求美国出面调停中日矛盾,但美国却不愿出头,认为这项任务应该由在华利益较多的英法承担。 1934年4月,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天羽英二狂妄地宣称,地理上的原因赋予日本以维持“东亚和平与秩序”的使命,因此,日本反对外国向中国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很显然,日本已经完全抛弃了美国倡导的、列强公认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府就一直争取美国的援助。但由于美国采取不卷入中日冲突的态度,所以拒绝了中国的要求。为此,中国政府特派在美国知识界有些影响的胡适出使美国,争取支持。1938年,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11月3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宣布建立“东亚新秩序”,实际上是不再顾及美英在东亚的利益,正式公开抛弃了“门户开放”。鉴于日本在侵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美英利益威胁越来越大,罗斯福政府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二)关于远东慕尼黑阴谋对于这一传统看法,学者们提出了新的分析。 代表论文有:邓蜀生“罗斯福与珍珠港事件”(复旦学报1982年第一期);王斯德、李巨廉“论太平洋战争前美国远东战略及其演变”(《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他们认为,美国的远东政策在本质上与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是完全不同的。(三)美国的援华抗日1942年初,美国倡议成立盟国中国战区,统筹中国、缅甸、印度、泰国、越南等地战事,由蒋介石任最高统帅。美国特派史迪威(JosephStilwell)来华,任中缅印战区的美军司令、对华租借物资的经管人,并兼任蒋介石的参谋长。 美国还将陈纳德的飞虎队正式改编为美国空军第14大队,专门用于中国战区作战。美国在政治层面作出了一系列抬高中国地位的姿态: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美关系(一)美军观察组在延安7月22日与8月7日,美军观察组(DixieMission,迪克西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对南部各州的称呼)分两批派向延安,每批9人。团长包瑞德(DavidD.Barrett)。 中共对美军观察组来延安非常重视。8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外交工作指示》,把美国使团来延安看作是中共外交工作的开始。观察组的政治性报告内容非常广泛,根据陶文钊的归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二)史迪威事件史迪威来华的使命从根本上讲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来华后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陶文钊把他的贡献归纳为三个方面: 1)帮助国民党政府装备和训练了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军队; 2)收复北缅,开通史迪威公路(滇缅公路);3)主张国共两党共同抗日,作了一些有利于维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情。 史迪威的下述主张与做法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和不满: 1)史迪威认为蒋军腐败,战斗效能低,必须进行彻底改革,重新加以训练、装备,并置于新的指挥人员之下。这个计划遭到蒋介石的坚决反对。 2)史迪威从抗日大局出发,主张把援华租借物资平均分配给中国的一切抗日军队,包括共产党的军队,并使用中共部队对日作战。这尤其为蒋所不容。 3)在军事战略上,史迪威有自己的见解,往往不听蒋的意见采取单独行动,使蒋认为史迪威不听从他的命令。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为了挽救危局,史迪威向马歇尔建议,说服蒋介石让他指挥盟国在中国的所有军队,包括中共部队。 蒋介石对此软抗硬顶,先是推脱需要一段时间准备,并要罗斯福派特使来华调处他与史迪威的关系。继之要求由他来控制租借物资分配权并把中共部队排除在史迪威指挥其权之外,最后干脆以“难以共事”为由,坚决要求调走史迪威。 (三)赫尔利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4月2日,在罗斯福的授意下,赫尔利在华盛顿向新闻界发表了一个讲话:“中共统一的障碍在于‘有武装的政党’,美国已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的政府,并且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支持它,但并不曾支持任何军阀或武装的政党’。这次讲话是抗战以来,美国第一次带有官方性质的反共讲话,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转向扶蒋反共。关于赫尔利使华的论著: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