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16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一:至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人均GDP800多美元,200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2003年人均GDP增至1090美元,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130多位。材料二:2000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截止2004年6月,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806万人;2003年全国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428万人,这与有着13亿人口7亿多劳动力的大国相比极不相适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材料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至20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既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又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3.全面小康的特点:4、进程: 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区别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联系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5、地位: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为什么?(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怎么样?(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即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改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 ①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向集约化转变③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④经济增长是我们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要求: 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 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 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