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血细胞检验贫血红细胞检验 红细胞(erythrocyte;redbloodcell,RBC) 红细胞计数: 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测定方法1.显微镜计数法 2.血细胞分析仪法成年女性3.5~5.0×1012/L 成年男性4.0~5.5×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一、降低 二、增多 一、增多 (一)生理性增多 1.性别与年龄 2.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兴奋、寒冷 3.缺氧:红细胞增高 4.长期献血。(二)病理性增加 1.相对性由于大量失水/丢失血浆,血液浓缩。 如呕吐、腹泻、烧伤、排汗过多 2.继发性继发于慢性长期缺氧的疾病。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3.绝对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CV)、造血系统疾病二、减少 (一)生理性减少 1.6个月-2岁婴幼儿原料不足、血容量增加 2.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3.妊娠:尤其是中、后期, 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红细胞相对减少。 (二)病理性减少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1.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造血原料不足: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破坏增加:如先天性或后天性溶血性贫血。 4.红细胞丢失过多:如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检测【临床意义】红细胞形态检查正常红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形态(1)小红细胞:直径<6µm。常见于缺铁性贫血。(2)大红细胞:直径>10µm。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见于溶血性贫血。(3)巨红细胞:直径>15µm。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及红血病。(4)超巨红细胞:直径>20µm。常见于红血病、红白血病。2、形态改变(1)球形红细胞:直径<6µm,厚度>2µm,>20%有诊断价值。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贫血,也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椭圆红细胞:椭圆形或长圆形,>25%有诊断价值。见于遗传性椭圆细胞贫血。(3)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苍白如鱼口状,>10%有诊断价值。见于遗传性口形细胞贫血。 (4)镰状红细胞:红细胞呈镰刀状、月牙形。见于镰状细胞贫血。(5)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部位深染,其外周苍白,而细胞外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20%有诊断价值。见于地中海贫血,也见于脾切除后。(6)棘形红细胞:细胞外周为不规则棘刺状,棘刺长度和形状不一。见于β-脂蛋白缺乏症,也见于乙醇性肝病、脂质代谢紊乱及脾切除术后。(8)泪滴状红细胞:形如泪滴,见于骨髓纤维化。(9)缗钱状红细胞:红细胞相互串联,似缗钱状,见于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10)裂细胞:破碎状,三角形、盔形、逗点形等。见于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3、染色改变1.染色过浅红细胞中心苍白区扩大,仅边缘着色较深,呈环状,提示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是低色素性贫血的特征。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2.染色过深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消失,整个红细胞着色较深,而且胞体也大,系胞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所致,其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MCH)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3.嗜多色红细胞:红细胞未成熟,尚存嗜碱性物质。红细胞呈灰蓝色,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为最多见。4、异常结构1、Howell-Jolly小体:为红细胞或幼红细胞内出现圆形紫红色小体,大小1~2µm,数量不等,已证实它是核残余物。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之后。2、Cabot环:为一种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存在于红细胞、嗜多色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中。现认为系脂蛋白变性所致。3、点彩红细胞:红细胞内有多数蓝黑色颗粒,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铅中毒时多见。4.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5、寄生虫:疟原虫、微丝蚴、杜利什曼原虫感染时可见红细胞质内相应病原体。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 2、大红细胞贫血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H-J小体、cabot环见于 3、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 嗜多色红细胞增多 4、靶形红细胞见于地中海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5、泪滴状红细胞见于骨髓纤维化 6、缗钱状红细胞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7、点彩红细胞见于铅中毒思考题 为什么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时 红细胞呈缗钱状?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