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结构抗震第7章地基及基础.ppt / 文档详情
建筑结构抗震第7章地基及基础.ppt 立即下载
2024-12-04
约2.2千字
约31页
0
44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结构抗震第7章地基及基础.ppt

建筑结构抗震第7章地基及基础.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章地基及基础基本问题:关于地基基础设计,抗震规范有如下规定:§7.1地基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7-2地基承载力抗震验算一、不须验算的场合
	抗震规范建议了不需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
(1)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2)地基主要持力层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①一般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②砌体房屋
③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
④基础荷载与③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抗震验算的范围二、验算方法地基平均压力P≤faE
地基最大压力Pmax≤1.2faE
一般建筑零应力区不大于底面积的15%。	存在饱和沙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液化现象及危害
A.场地土的液化现象
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砂土和粉土的土颗粒结构受到地震作
用时将趋于密实。这种趋于密实的作用使
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在地震作用的短暂
时间内,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使土颗
粒处于悬浮状态。当砂土和粉土液化时,其强度完全丧
失从而导致地基失效。
场地液化将使建筑整体倾斜,下沉,
墙体开裂,地面喷水、冒砂、裂缝等。

阪神地震淡路岛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试验B.液化导致地基失效的条件C.影响液化的因素二、液化判别dud0+db-2(上覆土越厚越不易液化)
dwd0+db-3(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du+dw1.5d0+2db-4.5
du—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d0—液化土特征深度
dw—地下水位深度
db—基础埋置深度,小于2m时取2m
			do--液化土特征深度表
		以基础埋置深度为2m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值为基准值(此值称为液化土特征深度),地下水位深度判别再减一,再加上基础埋深不等于2m时的相对差值。

		以上的公式和表格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表达方式,与《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图2.2.2是完全等效的。
		当不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时,需进一步判别。(若满足上述判别条件,无须进行下述工作。)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o关于上次课的问题2、液化指数液化等级的判别:IlE6轻微液化6<IlE18中度液化IlE18严重液化3、抗液化措施
《规范》将处理措施分为三个档次,根据液化等级和建筑类别选取。
这三个档次为: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
	桩基、深基础、加密法、挖除液化层等。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的措施
	一定深度范围内处理,使锤击数大于临界值
通过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减轻液化沉降的影响。抗液化措施的选取:
		当液化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可按《规范》中表4.3.6选用;不应将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的持力层。
抗液化措施表4.3.6
	地基的液化等级
建筑类别轻微中等严重
乙类②或③①或②+③①
丙类③或无③或更高①或②+③
丁类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③或其他1、桩基可不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的条件:
		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00kPa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砌体房屋和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7度和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构筑物的要求稍有不同)2、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的抗震验算:
		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载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设计时提高25%。
		当承台周围的回填土夯实至干密度不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填土的要求时,可由承台正面填土与桩共同承担水平地震作用;但不应计入承台底面与地基土间的摩擦力。3、存在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
		当桩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的非液化土层或非软弱土层时,可按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抗震验算,并按不利情况设计:
A、桩承受全部地震作用,桩承载力按无液化土的方法确定,但液化土的桩周摩阻力及桩水平抗力,均应乘以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其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4.4.3采用。
B、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10%采用,桩承载力仍按无液化土的方法确定,但应扣除液化土层的全部摩阻力及桩承台下2m深度范围内非液化土层的桩周摩阻力。		新规范的补充条款:
*对一般浅基础,不宜计入承台周围土的抗力或刚性地坪对水平地震作用的分担作用。
*打入式预制桩及其他挤土桩,当平均桩距为2.5~4倍桩径且桩数不少于5*5时,可计入打桩对土的加密作用及桩身对液化土变形限制的有利影响。当打桩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值达到不液化的要求时,单桩
查看更多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建筑结构抗震第7章地基及基础

文档大小:44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