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讲课教案.ppt / 文档详情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讲课教案.ppt 立即下载
2024-12-04
约1.3千字
约30页
0
25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讲课教案.ppt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讲课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儿童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此定义提出了健康的三个要素:1、无躯体疾病;2、无心理疾病;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健康必须包括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时期,心理卫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病与非病三原则心理健康水平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什么情况下需要找心理医生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令人担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问题的背后,几乎都能够找到家庭教育的影子性情暴躁/急躁支配欲强/专制脆弱、情绪波动大、神经质淡漠/冷淡/不善于情感交流焦虑/不自信/完美主义“依恋理论”亲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回避型/平淡型:约38%婴儿属于这一类型。母亲的在场或不在场对婴儿似乎并无明显影响。母婴在一起时,婴儿独自玩耍,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和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不予理睬,有时也会走近母亲以示欢迎,但却又很快表现出对母亲的回避,婴儿总是避免着与母亲目光及身体接触,对母亲的拥抱亲热行为报以淡漠的表情。婴儿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象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类婴儿实际上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又称无依恋的婴儿。反抗型:反抗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矛盾的,他们不管母亲是否在身边,经常发生强烈的不安和哭闹,母亲要离开时,婴儿显得警惕并表现出极度的反抗,母亲离开后,更是大哭大闹,那怕只是短暂的离开。而当母亲回来,婴儿强烈地要求母亲抱,但又不能视母亲为安全的基地,刚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似乎在对母亲发脾气和抗议。痛苦情绪并不能因母亲的到来而迅速地消除。这类婴儿在陌生环境缺乏探索行为,并有较多的啼哭,婴儿不敢独自玩耍,不敢离开母亲。这类婴儿又称矛盾型。约占17%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相关,不安全依恋及其相关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
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效用;同时儿童的攻击和破坏行为反过来影响亲子关系的和睦。
安全依恋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有同情心怎样建立理想的“安全型”依恋对于所有0-18岁孩子的父母无条件积极关注以身作则,榜样示范鼓励为主,奖惩得当父母心理健康的标准

喜欢而且经常与孩子接近。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乐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
善于和孩子交流,能和孩子沟通思想感情。
能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提出合理要求,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能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民主家庭,有家规可循。
父母心理平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身作则,行为端正,有知识,有修养。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和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
不随和、孤僻、性行为不正常

个性与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独断、专横、猜疑、固执

特种心理问题
口吃、夜惊、梦游、神游、异食、厌食

严重心理失常
强迫症、轻度精神疾病、性变态、反社会情结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讲课教案

文档大小:25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