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目录十八届四中全会概况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五年内一般举行七次。四中全会惯例以党建为主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概况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概况全会审议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提出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极其重要的原则。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通过,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和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适应改革开放新要求,提出“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都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标。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科学立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第三部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四部分四、决定可能会改变谁的生活第五部分——财富得到更好保护 “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 ——蓝天碧水有望回归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保证司法公正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让平安就在身边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 “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 ——参与立法 “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 “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参与政府重大决策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参与司法 “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