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铜溶剂萃取过程界面乳化的原因分析 铜溶剂萃取过程界面乳化的原因分析 铜溶剂萃取是矿物、金属冶炼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分离技术。在此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界面乳化现象,也就是说,溶液与溶剂之间的交界面处会产生一些胶状物质,使得液相和固相难以分离,严重影响着铜的分离效率和产量。这篇文章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界面乳化的原因,来提供一些有效的对策。 一、界面乳化形成及其原因 1.形成 在溶剂萃取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使用两相溶剂体系,并通过机械或伴随着界面活动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添加来促进化学反应或物质分离。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类似物质滞留在液面之间,或者有机相中形成浸润液滴,或者发生有机相浸润固相等情况,就容易出现界面乳化。 2.原因 (1)界面活性物质的存在。界面活性物质能够形成亲水-亲油界面,而且其分子结构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使得体系中的两种不同液相分子在相接触时形成较强的粘附力,并形成胶状物质,导致产生乳化。一般来说,在碱性体系中,界面活性物质的活性要更强,并且界面乳化的程度会更加显著。 (2)悬浮粒子的存在。一些悬浮的颗粒物质,在溶液中形成较大的团聚体,在液-液界面处形成较为稳定的乳状体。 (3)电解质浓度的提高。当电解质浓度升高时,液膜两侧的化学势差就会增大,这样就会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导致界面上的离子间距变小,就会促进溶液和有机相之间的分配,从而导致乳化和界面的不稳定。 二、减少界面乳化的措施 1.采用特殊的“胶体拆分剂”,如丙酮、氯仿、酒精等通过改变溶质结构、提高溶解度等方式,来消除乳化状态。 2.添加轻质的有机物质,例如二甲基亚砜(DMSO)或环己酚等。由于这些物质既能够与溶剂形成氢键,又可以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因此可以降低液液界面张力,减少乳化现象的发生。 3.添加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界面活性物质“缩回”到液相层面,就能够消除界面乳化现象。 4.在浸出工艺中,调整加热温度和溶液浓度,使固相与液相分离开来。加热温度一般要在上限范围内调整,以使固相尽可能溶解,浓度控制则要达到足够高的毒性和液相的饱和度。 总之,界面乳化在铜溶剂萃取中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但并非不可预防。通过改变体系条件,或选择合适的除乳路线,就能够较好地消除此种影响,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