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教材课程.doc 立即下载
2024-12-04
约7.1千字
约15页
0
1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教材课程.doc

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教材课程.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
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纲要求】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标提示】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时期概况西汉长期郡国并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北宋①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元朝地方设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2.君主专制的演进
时期概况西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要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代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时期概况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1)判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北宋时期基本得到解决,地方失去了独立性,完全服从中央。(√)
(2)判断:(2010·山东文综,10,改编)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实际上反映出宰相职权范围扩大的现状。(×)
(3)选择: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C)
A.秦朝三公九卿制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4)思考: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有何变化?
答案: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条主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
2.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1.唐代中书省与元代中书省的区别
唐代中书省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政令,元代中书省则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两者名称相同,但职权差别较大。
2.宋代“中书门下”不同于唐代“中书省”
宋朝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等于隋唐时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宋朝宰相受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的牵制,不可能集决策、审议权于一身。

备课札记








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
(1)宰相制度的废除eq\b\lc\{\rc\(\a\vs4\al\co1(①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②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对皇帝负责。,③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eq\b\lc\{\rc\(\a\vs4\al\co1(①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②过程: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出现“内阁”,后来大学士有了票拟权。,③评价: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eq\b\lc\{\rc\(\a\vs4\al\co1(①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②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③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
(2)建立eq\b\lc\{\rc\(\a\vs4\al\co1(①时间:雍正帝时。,②原因:办理西北军务。,③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诏令。))
(3)认识eq\b\lc\{\rc\(\a\vs4\al\co1(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1)判断:军机处的设置从侧面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判断: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是启用身边亲信近臣和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
(3)选择:对于清代军机处设立的目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C)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政令统一的需要
C.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D.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
(4)思考:(2012·课标全国,29,改编)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清朝设立军机处。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可归纳为“一废、二设、走极端”


宰相制度和内阁的区别
宰相内阁首辅权力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2课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5页-含解析)教材课程

文档大小:1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