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演示教学.ppt 立即下载
2024-12-04
约22.5万字
约1430页
0
17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演示教学.ppt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演示教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目录第1章交换概论1.1交换的引入常用的分类方法:
若按照信息传送模式的不同,可将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传送模式(CTM-CircuitTransferMode)、分组传送模式(PTM-PacketTransferMode)和异步传送模式(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三大类,如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属于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交换、帧交换、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而ATM交换则属于异步传送模式1.2.1电路交换(CS:CircuitSwitching)电路交换具有以下6个特点:如图1.10所示,电路交换基于PCM30/32路同步时分复用系统,每秒钟传送8000个帧,每帧32个时隙,每个时隙8比特,每路通信信道(TS)为64kbit/s恒定速率,即对每路通信所分配的带宽是固定的。在信息传送阶段不管有无信息传送,都占用这个TS子信道,直到通信结束。

综述:

通过上述对电路交换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通信网的业务特性决定了所采用的交换方式的特点,换句话说,通信网采用的交换方式一定要适应其业务特性。电话通信网中的话音业务,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特点,而电路交换不管是其面向连接的特点,还是对信息无差错控制、透明传输以及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特点,都满足了话音业务的特性,因而电话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由于无差错控制机制,因而对数据交换的可靠性没有分组交换高,不适合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同时由于电路交换采用固定带宽分配方式,因而其电路利用率低、不适合突发(burst)业务。电路交换适合于实时性、恒定速率的业务。1.2.2多速率电路交换(MRCS:Multi-RateCircuitSwitching)图1.11采用不同基本信道
速率的帧结构1.2.3快速电路交换(FCS:FastCircuitSwitching)1.2.4分组交换(PS:PacketSwitching)分组交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虚电路(VC—VirtualCircuit)方式,另一种是数据报(DG—Datagram)方式。

虚电路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OC—OrientedConnection),其通信过程与电路交换相似,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拆除三个阶段,即在用户数据传送前先建立端到端的虚连接;一旦虚连接建立后,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着这一虚连接传送;通信结束时拆除该虚连接。我们将虚连接也称为虚电路,即逻辑连接,它不同于电路交换中的实际的物理连接,而是通过通信连接上的所有交换节点保存选路结果和路由连接关系来实现连接的,因而是逻辑的连接。虚电路方式的特点如图1.14所示。图1.14虚电路方式特点数据报采用无连接工作方式(CL—ConnectionLess),在呼叫前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而是边传送信息边选路,并且各个分组依据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独立地进行选路。面向连接工作方式和无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

l没有连接建立过程,一边选路、一边传送信息。

l属于同一个通信的信息沿不同路径到达目的地,该路径事先无法预知,无法保证信息的有序性(发送信息顺序与接收信息顺序不一致)。

l信息传送的时延相比面向连接工作方式要大。

l对网络故障不敏感。
分组交换具有以下6个特点统计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不等长的时间片,长短不同的时间片就是传送不同长度分组所需的时间,对每路通信没有固定分配时间片,而是按需来使用。当某路通信需要传送的分组多时,所占用的时间片的个数就多;传送的分组少时,所占用的时间片的个数就少。这也就意味着使用这条复用线传送分组时间的长短,由此可见统计时分复用是动态分配带宽的。
l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
l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
l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

分组交换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话音业务,而适合突发(burst)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1.2.5帧交换(FS:FrameSwitching)1.2.6帧中继(FR:FrameRelay)1.2.7ATM交换ATM交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2.8IP交换1.2.9光交换光交换是基于光信号的交换,如图1.20所示。在整个光交换过程中,信号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在进出交换机时不需要进行光/电转换或者电/光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信息传送和处理能力。
1.2.10软交换软交换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相分离,其特点具体体现在:1.3交换系统1、信息传送子系统2、控制子系统1.3.2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1)本局接续
本局接续是只在本局用户之间建立的接续,即通信的主、被叫都在同一个交换局。如图1.22中的交换机A的两个用户A和B之间建立的接续①就是本局接续。
(2)出局接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演示教学

文档大小:17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