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型硅麦克风的设计与分析_11_15.pdf / 文档详情
新型硅麦克风的设计与分析_11_15.pdf 立即下载
2024-12-07
约3.9千字
约5页
0
4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型硅麦克风的设计与分析_11_15.pdf

新型硅麦克风的设计与分析_11_15.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图1.1典型的MEMS系统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示意图
表1.1列示了不同时期MEMS的发展历程[2],它充分反映了MEMS技术的发
展是逐年加快的。
表1.1微电子机械系统发展过程
时期重大事件
1939P-N结半导体的制作(Schottky)
1947晶体管的产生(Bardeen)
1958第1个集成电路的流片(Kilby)
1964首个量产的MEMS装置(Nathanson,Wickstrom)
1982硅开始成为机械材料(Petersen)
1984MEMS和IC电路的集成(Howe)
1985LIGA技术的诞生(Ehrfeld)
1988第一个微小电机的制作(Fan等)
21世纪纳米科学和仿生技术的发展
1.2硅麦克风的特点
作为MEMS中重要的器件,硅麦克风很早就进入了实验室。90年代初,德国
就已经制作出了当时最小的麦克风[3],是用二氧化硅制作,已经达到目前硅麦克风
的大小。
众所周知,麦克风是人们的生活中十分普遍,又相当重要的电子器件。它接
受声音信号,通过电缆或光纤传送到世界各地,是人们远距离交流的必要器件。
所以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麦克风的研究。
硅麦克风是指在硅片上,利用微系统工艺(MST)制造,工艺尺寸一般在微
米、毫米之间,能够把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完成传感器功能。目前市面上最流行
的就是驻极体麦克风,它的面积已经达到比较小的水平,一般直径在3-5mm。但
是硅麦克风可以做到更小,可以做到直径在1毫米或者1毫米以下。硅麦克风的
优点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性能好:硅麦克风在灵敏度上没有降低外,还提高了抗干扰能力,防潮。

2


对温度的要求大大下降,可以实现卷带式包装,承受260℃高温回流焊。
(2)体积小:体积的缩小可以大大减小其对声场的影响,在一些特殊场合,比
方说超静密室里测试微量声波。这是人耳不可能实现的功能。
(3)可集成:在制作工艺上,硅麦克风是和集成电路工艺兼容的,如果把硅麦
克风制作入片上系统(SOC)中,那么麦克风就不单单只是个器件,它可以根据
用户需求完成特定的功能,并且体积不增加。
(4)可批量生产:采用微系统工艺和集成电路工艺制作的硅麦克风是很容易实
现批量生产的,批量生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降低成本,同时大量的硅麦克风的应
用就会更为容易。麦克风阵列就成为人们日常所使用的麦克风了。
目前流行的硅麦克风都是采用硅为基片,使用MEMS技术制造的麦克风有多
个种类,如电容式、压电式、压阻式、场效应管式、热线式、光波导式等。近年
来文献都以电容式居多,它是背极板和振膜组成平板电容,声波作用于振膜,将
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背极做在硅基片上,以氮化硅等材料形成振膜,由于材料
和工艺特点,这类硅麦克风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抗干扰性强。
1.3本论文的工作重点
本论文的研究是基于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4],类比电路的分析得到决定电容式
硅麦克风最主要的参数,通过ANSYS软件分析机械结构,然后利用现有的工艺流
程来实现MEMS的设计。
第1章绪论,介绍MEMS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和硅麦克风的特点;
第2章硅麦克风的建模,通过类比电路对电容式硅麦克风进行建模,仿真此
类比电路,实现对电容式硅麦克风工作原理的深刻理解,为新型硅麦克风的设计
提供参考;
第3章新型硅麦克风的设计,通过对硅麦克风的振膜力学分析,从理论上对
振膜的工作过程、原理进行证明,最后依据这些原理设计新型硅麦克风;
第4章ANSYS软件介绍和对设计的新型硅麦克风进行仿真,通过ANSYS软
件对电容式硅麦克风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它的机械运动过程,对振膜的振
动和振型进行细致地剖析;
第5章新型硅麦克风的工艺实现,利用现有MEMS工艺流程,分析和设计新
型硅麦克风结构;
第6章新型硅麦克风的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得到它是能正常工作的,灵敏度
高,信噪比高。
最后对论文工作的总结,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一

些建议和展望。


3



第2章新型硅麦克风的建模


2.1MEMSCAD的介绍
在MEMS领域,由于MEMS的设计相当复杂,它一般牵涉到多个学科,并且
互相交叉,一般的MEMS器件也是种类丰富,所以面对不同学科,不同的耦合效
应,需要一种统一的工具或方法来仿真。有人用SPICE电路仿真软件来尝试,1999
年,IEEE制定了一套IEEE1076.1标准,形成了一种支持模拟混合信号的硬件描述
语言VHDL-AMS[5],它可用于对MEMS的仿真。
不过它也有着致命的缺点,使用VHDL-AMS语言建模产生的模型是抽象的,
它基于一套复杂而又繁琐的程序,并且时常出现仿真结果不如人意,可问题很难
追根溯源。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通用而又形象的模型结构,那就是用电子元件来
对MEMS器件建模。这种设计不是凭空想象
查看更多
my****2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新型硅麦克风的设计与分析_11_15

文档大小:4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