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D)年通过的。 A.1954B.1975C.1978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条。 A.三十B.三十一 C.二十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D),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A)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监察机关B.司法机关C.检察机关D.其他执法机关 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D)相适应。 A.社会发展B.社会资源的增长 C.生态环境D.社会发展计划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D)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 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自治州.自治县区域划分由(B)审批。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自治区人民政府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最高人民法院(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监督,领导B.领导,领导 C.领导,监督D.监督,监督 11.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B),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 C.国务院的决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 1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A)。 A.五年B.四年C.三年D.两年 14.(B)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规定。 A.1999B.1993C.1988D.1982 15.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D).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主权B.领土C.主权和领空D.主权和领土完整 16.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A)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B)。 A.公民B.人民C.人民代表大会D工农联盟 18.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A)。 A.重要组成部分B.必要补充 C.重要基础D.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的部分 19.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是(A)。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 20.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D)集体经济的发展。 A.保障B.监督.管理和指导 C.保护D.鼓励.指导和帮助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C)的原则。 A.单一制B.议行合一C.民主集中制D.三权分立 2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A),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区域自治B.民族自治 C.基层群众自治D.特殊的经济制度 23.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A)以法律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央人民政府 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B)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A.经济B.政治C.军事D.宗教 25.凡具有中华人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