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在已学的乘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出乘除法的意义。 2.在交流总结的基础上,掌握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3.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带余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算式,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63+88=165-45= 572-242=243+302=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验算的? 2.课题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在乘除法中,乘除法各部分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由复习旧知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乘除法的意义 出示例1.房间里有4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插3支花,问一共有多少支花? 老师提问学生读题,并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和问题各是什么?怎样计算?为什么?” 老师:“一共有4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有3支花,那么一共有多少支花呢?我们能不能用加法计算呢?哪位同学可以站起来说一说”学生回答:“用加法算3+3+3+3=12”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那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计算呢?例如用乘法算?”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用乘法计算,3×4=12”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也很棒,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如果我们用加法计算,是不是算式很长,而且一个数一个数的加,是不是有点麻烦呢,现在是只有4个花瓶,如果有10个花瓶呢?20个花瓶呢?是不是更麻烦呢,如果我们用乘法计算,是不是更方便呢?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每小组代表回答:“求几个相同家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板书)那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吗?我们一起来说一下。” 师生一起回答:“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老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乘法的意义,也知道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那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提问学生回答:“积=因数×因数(板书)” 出示例2.一共有12支花,有4个花瓶,每个花瓶插几支花? 点名学生读题,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回答:“已知有12支花,有4个花瓶,问每个花瓶插几支花,应列算式12÷4=3”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很正确,请同学们为他鼓掌👏,那我们接着来看” 例3.一共有12支花,每个花瓶里插3支花,需要几个花瓶? 点名学生读题,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回答:“已知有12支花,每个花瓶里插3支,问一共需要多少个花瓶?应列算式12÷3=4”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请同学们为他鼓掌。这两位同学列出的两个除法算式所涉及的数有哪些?和乘法的一样吗?如果有21支花,每个花瓶插3支,需要几个花瓶呢,同学们能算出来吗?如果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了,我们能不能求出另一个因数呢?除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让我们为自己鼓掌👏。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对比例2、3和例1我们可以看出,乘法是已知两个因数求积的运算,而除法可以看作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要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得出结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板书)” 老师:“我们已经得出了除法的意义,那么你们知道除法各部分间的名称吗?” 师生交流后明确: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老师:“我们刚才说了,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么因数等于什么呢?” 提问学生回答:“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 老师:“这位学生回答的非常棒,让我们为他鼓掌👏。我们刚才也说了,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因数叫做商,那么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回答。” 师生一起回答:“商=被除数÷除数(板书)” 老师:“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例2的算式,根据商=被除数÷除数,我们可以看出,商是3,被除数是12,除数是4,那我们再看一下例3的算式,12÷3=4,我们可以得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 提问同学回答:“除数=被除数÷商(板书)” 老师:“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两个因数分别叫做商和除数,那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回答。” 师生一起回答:“被除数=商×除数(板书)” 老师:“刚才我们说的除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