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法制讲座稿.doc / 文档详情
法制讲座稿.doc 立即下载
2024-12-12
约5.2千字
约6页
0
5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法制讲座稿.doc

法制讲座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守法用法健康成长

-----**中心小学讲座稿

一、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比如,班级,**小学,甚至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而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动机都不同,如果没有共同的行为准则,每个人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就如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十字路口就混乱不堪,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说无规则不成方圆,我们每个人都要懂规矩,守规矩,那么约束我们的规矩有哪些呢?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遵守三种行为规则,一是纪律规章规则,二是道德规则,三是法律规则。
二、纪律、道德、法律的区别
不遵守纪律规章要受到批评教育,有的同学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违反学校纪律,旷课上课说话,扰乱课堂秩序等,老师要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学校还要给予处分,
有的同学违背道德规范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社会舆论的谴责,例如有的同学有考试作弊的,就是一种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就会受到有正义感的同学的谴责,受到老师的批评,学校的处分,因为不道德的行为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理应受到社会的唾弃,同样社会公民有权利为维护良好的风气,对违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
第三种约束我们的行为规范就是法律,一个人违反了法律就不仅仅是批评教育、舆论谴责的问题了,为了发就要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
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违法就要受法律的强制出发
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一不违犯法,二不犯罪,所以我和法律没有关系,还有些同学认为我犯的都是小错,又不犯大错,法律也管不着我,这种认识和思想都是错误的,在生活中你不违反,你的权利需要
法律保护。
每个人都与法律具有不解之缘。人的一生既受到法律法律保护,又有受法律约束,既享受法律规则的权力,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例如,我们来到世间,首先享有了法律规定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获得抚养和监护的权力;从儿童到青年我们还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具有劳动能力时,我们又有了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到18周岁又有了政治权利,当我们年老时区劳动能力时,有依法从国家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公民在去世前,还有立遗嘱的权力。总之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购物,总要和法律打交道,所以我们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同破坏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三.怎样正确的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力
法律给予的我们许多权利,在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平等性,如何正确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呢?
首先,享受权利要遵重他人的权利。否则就是就是违法,有的同学上课说话,到了阅览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喧哗,别人一阻止,还说什么这是我们的权利,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享受权利不得损害他人权利,你说话侵犯了她人听课学习的权力。
其次,享受权利不得危害社会、集体、国家利益。例如有个别同学随意拨打110,谎报火警,虽然公民有举报控告权,但谎报危害了社会治安,扰乱了社会秩序是违法行为,严重的还构成了犯罪
第三,享受权利要以合法的方法。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权利。
第四,不得超越法定的程序。公民有权利但我们行使权利时要遵守法定的程序,有问题要按程序解决。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公民享受权利就要履行义务。否则也是违法的。
违法行为就是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公民怎样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做的一定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与我们有着直接关系的法律除刑法以外,主要有《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下面我就《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说明。
五、《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一)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和处罚
1、违反公共的行为和处罚
23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2)、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3)、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4)、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5)、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4条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强行进入场内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法制讲座稿

文档大小:5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