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 立即下载
2024-12-12
约1.1万字
约17页
0
10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日照长度: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一般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所以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
溶解氧的水平变化:池塘中因风向,使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则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又迅速下降,至黎明前往往降至很低,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
溶解氧的季节变化: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补偿深度: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OD=TOC-AOC(oxygendebt,theoryoxygenconsumption,actualoxygenconsumption)
潜在性酸性土壤: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生物体重的百分比
生物学最小型:性成熟的最小个体
全长:额剑前端至未节末端的长度
体长: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
甲宽: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
甲长: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
开放式纳精囊: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封闭式纳精囊: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
触角腺: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称为触角腺
自切现象:虾蟹类动物在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受困时常常会自行使被困的附肢脱落,以使个体摆脱天敌,迅速逃逸。在附肢有机械损伤时虾蟹类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这种现象称为自切。
2.对虾和虾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区别。
3.虾蟹口器的组成构造。
4.虾蟹身体的分节情况及附肢的数量、特征。
5.对虾雄性附肢的位置,贮精囊的位置、颜色。
答:雄性第二腹肢内侧具有小型附属肢体,称为雄性附肢。贮精囊位于第五对步足基部,成熟的雄虾贮精囊呈白色。
6.几种养殖对虾雌虾纳精囊的类型及位置。
答:虾类的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腹甲上。根据是否覆盖有甲壳、骨片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
7.虾蟹第一触角鞭和第二触角鞭功能的差异。
答:第一触角鞭是嗅觉器官及触觉感受器官,兼有平衡的功能;第二触角鞭检测振动的特化器官,司体前、背面及后侧方向的机械感觉。
8.虾蟹消化腺的数量和名称。
答:肝胰脏是唯一的消化腺,主要功能为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9.虾蟹循环系统的组成构造及特点。[开管式、只有血窦而没有静脉]
答:虾蟹类的循环系统属开管系统,即血液在流动中经开放的血窦完成循环。虾蟹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血窦、血液等组成。血窦是虾蟹类的静脉系统,由组织来的血液在身体各部的血窦汇合然后输回心脏,参加再次循环
10.虾蟹类鳃结构的特点及差异。
答:虾蟹类的鳃生在胸部两侧,各胸节鳃的数量与种类因种而异。鳃具十分宽广的表面积用来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经入鳃血管进入鳃轴,再进入鳃瓣,然后在鳃瓣处进行气体交换,充氧的血液再经鳃轴内的出鳃血管流回心脏。鳃的结构有枝状鳃、丝状鳃或叶状鳃,对虾类为枝状鳃,其他虾蟹类为丝状鳃或叶状鳃。枝状鳃的鳃瓣具多分枝的鳃丝,鳃丝的末端多有两叉形分支;丝状鳃则由鳃轴直接发出多条鳃丝;叶状鳃的鳃瓣呈叶片状沿鳃轴重叠排列。

11.虾蟹类触角腺的功能及位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

文档大小:10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