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九课鲫鱼与青蛙 厚街镇涌口小学王玉芳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两栖类和鱼类,归纳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了解青蛙的变态发育与鲫鱼的发育的区别。 3、了解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4、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1.观察比较蝌蚪和小鱼幼体外形的异同。 2.了解青蛙与鱼的发育区别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观察结果。 四、教学方法: 观察与讲述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 培养皿、蝌蚪与小鱼(尽量准备)、有关鲫鱼、青蛙的PPT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读课题,出示插图,他们在看什么呢? 2、我们再走近看看,(PPT:蝌蚪、鱼幼体图)哦?这是什么呀?它们长得像吗? 3、今天,我们就从它们的幼体入手,对比一下它们幼体的异同,了解它们生长发育的过程。大家有信心当一个细心的小科学家吗? 二、观察分析,探求新知 (一)观察蝌蚪和小鱼。 1、投影机出示蝌蚪和小鱼的幼体图片。这是什么? 2、出示:观察生物外形的基本方法:先观察整体,再从头部开始往下观察。 观察顺序:身体分部→体表的特征→头部→躯干→四肢。 让学生了解观察生物的方法和顺序,并用此法与顺序观察、区分蝌蚪和鱼幼体。 3、分组观察水槽里的蝌蚪和鱼幼体,共同探究两个问题(做记录): A、它们的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B、它们是用什么来游泳的? (各小组成员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 4、汇报 5、教师小结:它们的外形是流线型的,身体表面是光滑的,尾巴能摆而且推动身体前进。 过渡:蝌蚪与鱼的幼体长得这么像,怪不得有些人会把蝌蚪误以为是鱼。但是,等小蝌蚪长大了,还会像鱼吗? (二)观察蝌蚪与鲫鱼是怎样长大的。 1、汇报养蝌蚪的收获: 之前老师让同学们养蝌蚪,观察鱼幼体的成长。现在请请同学们拿出记录表(一)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吧。养蝌蚪失败的同学,可以回顾我们学习过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想想小蝌蚪一点点长大的样子。(先小组内,再集体交流) 2、画蝌蚪成长变化图。 3、讨论: 你还知道小蝌蚪和小鲫鱼生长变化的其他情况吗?它们生活的环境变化吗? 过渡:长大后的小蝌蚪成了什么?(预设,生回答“青蛙”)(示图)这时,它的外形与鱼类还相似吗?让我们来观察青蛙和鲫鱼的外形,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吧。 (三)观察青蛙和鲫鱼的外形 1、观察青蛙和鱼图片(尽量提供活体),分组观察、做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A、它们的身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B、每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C、它们的身体表面都一样吗? 2、让学生讨论,回答。(相机板书) 3、教师总结:像青蛙一样的动物属于两栖类;像鲫鱼一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4、思考、讨论:两栖类和鱼类这两大类动物各有什么的明显的特征呢? 两栖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变态发育,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示图,认识其它两栖类动物) 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里,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一心室。(示图,认识其它鱼类动物) (四)把它们分类。 出示教材提供的八种动物图片:①银鲳,②黄鳝,③鲈鱼,④树蛙,⑤乌鳢(生鱼),⑥大鲵(娃娃鱼),⑦美西螈(一种终生长着外鳃的蝾螈),⑧黄条蟾蜍(癞蛤蟆)。 (2)归类(先让学生辨别,分类,后给予纠正)。 鱼类:①②③⑤ 两栖类:④⑥⑦⑧ 三、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现在我们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2、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积极探究,认真观察比较,了解了关于鱼和青蛙的知识。我知道有不少同学为了了解它们,饲养了蝌蚪和鱼。我们探究新知识的时候,课别忘了爱护小动物。等它们长大后,你也完成了观察任务,记得把它们放回大自然。 板书: 蝌蚪幼体图3 蝌蚪幼体图1 蝌蚪幼体图2 鲫鱼和青蛙 蝌蚪幼体图4 青蛙图 蝌蚪图 :两栖类 鱼幼体图1 大鱼图 小鱼图 小鱼图 水里→陆地 :一直在水里鱼类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