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1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9页) 第PAGE\*MERGEFORMAT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页 经济学原理单选题及判断题 第一章导言 一、单选题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机会成本B.稀缺性 C.规范经济学D.生产什么的问题 2.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正确 4.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 6.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二、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4.经济学的鼻祖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写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 一、单选题 1.需求曲线是反映()之间关系的曲线。 A.需求与价格B.需求量与价格 C.需求量与供给量D.需求与供给 2.均衡价格是由()。 A.供给一方决定的B.需求一方决定的 C.供给或需求的任意一方决定的D.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的 3.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A.均衡价格将提高,均衡数量将减少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将上升 C.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数量将增加D.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将下降 4.若其他因素不变,当某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该消费者对劣质品的需求量将()。 A.上升B.下降C.不变D.升降不确定 5.一种产品的供给是直线且通过原点时,该产品供给()。 A.富有弹性B.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都可能 6.设需求方程为P=40-Q,供给方程为P=10+2Q,则均衡价格为()。 A.30B.20C.25D.35 7.接题6,如政府最高限价为P=20,则短缺为()。 A.10B.15C.20D.25 8.当需求是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时()。 A.需求价格弹性为零B.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大 C.需求价格弹性为—1D.供给无弹性 9.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D.大豆价格上升 10.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价格上升 11.在得到某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中可变动的是()。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 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 1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预期彩色电视机价格将上升 C.消费者预期彩色电视机价格将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E.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13.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增加?()。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B.技术的进步 C.投入要素价格的上升D.产品预期价格上升 1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商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变动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量()。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 15.假定玉米市场中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玉米生产者的收入()。 A.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了20% B.增加,因为玉米价格将上升低于20% C.增加,因为玉米价格将上升超过20% D.减少,因为玉米价格将上升低于20% 16.当两种商品之一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程度,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A.正B.负C.0D.1 17.均衡价格是()。 A.需求线与供给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B.固定不变的价格 C.支持价格D.限制价格 18.均衡价格一定随着()而上升。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C.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