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2.doc / 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2.doc 立即下载
2024-12-12
约5.4千字
约7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2.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2.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实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40分)1.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国家属于B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D.意识形态3.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CA.科学家们不断的创造发明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C.社会实践的需要D.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4.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D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B.客观力量的推动C.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D.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朝着AA.各自对立面转化B.同一方向转化C.捉摸不定的方向转化D.逐步消失的方向转化6.人的一切认识都直接来源于BA.客观世界B.实践C.经验D.学习理论7.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是CA.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B.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C.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D.一切社会的永恒现象8.哲学基本问题是指C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9.空间的特性是C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10.假象是指DA.正面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C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12.能够证明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有DA.引力场、电磁场理论B.原子结构学说C.欧氏几何学D.相对论13.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种观点是BA.折衷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B.世界是统一的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存在是第一性的D.世界是可知的1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为BA.它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它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6.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CA.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B.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C.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D.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17.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C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群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高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18.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B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揭示客观规律D.创立科学理论19.认识的起点是BA.社会存在B.感觉C.理性认识D.客观世界2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B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21.从普遍联系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CA.是不确定的B.是确定不变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是不可捉摸的22.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D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B.产品分配不均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23.一个青年能够成才,是由个人的主观努力,家庭成员的支持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CA一因多果B.同果异因C.一果多因D.同因异果24."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C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25.意识是D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26.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B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C.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D.人们的社会分工状况2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BA.社会发展规律B.客观物质世界C.社会实践D.物质统一性28.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CA.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作用B.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抹煞意识形式的主观性D.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29.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DA.它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过程B.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这一飞跃过程C.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过程D.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2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