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为矫正案例分析.doc / 文档详情
行为矫正案例分析.doc 立即下载
2024-12-12
约2.9千字
约7页
0
15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行为矫正案例分析.doc

行为矫正案例分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姓名:郑宜昌
学号:039
班级:09级应用心理学(1)班
授课老师:严云堂

目录

案例导入
背景资料
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矫正目标
矫正方案的设计
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矫正方案实施(细则)
矫正结果
注意事项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案例导入
小瑞(化名),男,12岁,汉族,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据父母介绍,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就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主要表现有:
1.脾气暴躁,易激惹,家长不能满足其要求就大哭大闹。
2.自制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经常撒谎。
3.逃学早退,有时候连续几周不去上课,近半年来,此类情况表现显著。
4.不喜欢出门,一个人呆在家里;在学校的时候,不喜欢群体活动,朋友很少。
来访者在其父母的带领下找到咨询师,明显带有不配合的情绪。咨询师观察到,小瑞衣着较得体,只是显得比较拘谨。
背景资料
通过访谈,咨询师得知,来访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有车、有房,爸爸是民营企业的职工,妈妈是个体商户。
成长经历:小瑞不到两岁的时候,爸爸下岗。一直以来,父母感情不好,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小瑞4岁之前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上了幼儿园后被父母接回。从小,家人对小瑞就听之任之,要什么买什么,很是溺爱。4岁开始上幼儿园,但时断时续,随意性大。从二年级开始就有无缘无故不到校上课的情况发生,但次数不多,老师也找过其谈话,谈话后行为次数减少。四年级上学期这种情况又开始严重,家长着急生气,加上工作比较忙多日不管他了。到后来,发展为有时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瑞的功课落下了很多,本来学习还算中等的学生渐渐成了“特困帮扶对象”。
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咨询师针对父母提出来的问题行为对小瑞进行了单独访谈,情况基本属实。通过分析,咨询师认为,脾气暴躁,喜欢大哭大闹属于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自制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逃课和朋友少属于社会功能和社会行为缺失方面的问题。
咨询师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了分析:
1.小瑞未能很好地完成“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根据调查和访谈,小瑞上幼儿园时断时续,这种经历可能致使其发生角色中断。
2.人格特质。小瑞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老人过度的保护和溺爱导致小瑞性格内向、与人交往敏感、易激惹、自我保护意识强。
3.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利影响。
(a)父母长期感情不和、争吵使小瑞的心理与环境发生冲突,导致小瑞没有建立起安全的家庭依恋,家庭安全感缺乏。
(b)父母的教养方式属于过度保护型和溺爱型。家长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就问题行为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表现为沟通不够。具体说来,父母长时间不正视小瑞的逃学问题,在出现第一次逃学行为后,对小瑞的行为放任自流,不良行为没有及时遏制。
4.学校学习环境不利。小瑞长时间不到学校上课,学习时断时续;成绩不良,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在班内感到孤独,被忽视或漠视,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地蔓延和内向性行为问题的发生。
5.社交恐惧情绪。小瑞反复多次不到校上课,导致学业受阻;害怕学习,害怕老师批评,一种被漠视与自卑的感觉逐渐增强,在与老师、同学互动交往中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体验。

矫正目标
咨询师针对小瑞的情况给出如下矫正目标:

排解不良情绪。
端正学习态度,达到按时上下学,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
人际交往步入正轨,能和朋友同学正常交往。
培养自己动手干活的习惯和能力。

矫正方案的设计

咨询师与小瑞达到正常沟通交流的目的,排解抵触情绪。鼓励其合理正当的发泄,鼓励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针对其对于上课存在的偏见,可考虑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分阶段看实际情况进行。摄入性会谈了解基本情况,咨询性会谈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注意咨询方法如共情、尊重特别是面质技术等的应用。目的是让小瑞看到自己的的不足和优点,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运用塑造和强化等方法,指导和监督小瑞矫正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其行为改变的状况做出评估,达标奖励,巩固正向行为。
与小瑞的老师交流沟通,通过让他参加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帮助他建立学校生活安全感,培养他的学习乐趣,为他创造良好的学校生活空间。
家庭治疗(行为契约)。观察小瑞的行为,对不良行为做记录,向他的家长反映。经常与家长和老师联系,了解状况,加强联系,共同做好该生的工作。
促进亲子间的沟通。设计指导家庭互动模式。使小瑞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生活中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1.强化技术。正强化:给予一种好刺激。为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的出现而设立。
2.代币治疗。一种行为矫正方法,其中的条件强化物称为代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文档大小:15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