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doc 立即下载
2024-12-12
约4.8千字
约10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doc

2017年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7年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
客观题共15题(满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
第1题.赵某犯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C.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第2题.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第3题.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的关键是()。
A.是否涉及巨额资金
B.是否涉及众多被害人
C.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D.是否由单位组织实施

第4题.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走私普通货物罪
C.收购赃物罪
D.偷税罪

第5题.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第6题.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第7题.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A.甲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B.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丙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第8题.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第9题.下列哪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
A.诈骗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持有枪支罪

第10题.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A.致3人死亡,负事故次要责任的
B.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C.致1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D.造成财产损失无能力赔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第11题.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第12题.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第13题.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第14题.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15题.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答案:CDCBD
BBBAC
AABDD
主观题共9题(满分70分)
二、案例分析(共2题,每题15分)
第16题.何某因盗窃曾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罚执行3年后被假释,假释后,何某长期未能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而自己从事的工作太辛苦而挣钱又太少,为过上有钱的日子,于是的假释考验期间,其多次参与赌博,并把此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就获利达3万多元(均用于个人挥霍)。由于其赌友纪某欠其赌债1万余元,日久不还,后何某等候在某小学门口,将纪某刚放学的8岁男孩骗至车上强行带走,送到邻县一亲戚姚某家:然后请文笔较好的姚某代其写给纪某一封措施词严厉的信,威胁说:纪某必须在三天内送还4万元(1万元钱并且另加3万元的利息),否则,将其儿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17年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