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标点符号知识点 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修改: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熟悉的。 注意:要区别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啊、呀、哇、啦等)的并列词语之间只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修改: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修改: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修改:全校大约有四、五百名学生。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之间并列关系的情况。 如:今天三、四组值日。 修改: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修改:最近,我们大家先后阅读了《国家利益》、《黑洞》、《苍天在上》等反腐败小说。 6、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大小关系:、>,>;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 平。 修改: 7、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修改: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1 二、问号的使用 1、疑问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一般表陈述,句末不用问号。 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修改: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2、选择问:全句末用问号。 如: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修改: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是你去呢还是我去呢 3、连续问,每句末均用问号。 如: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修改:听说你昨天考试了,咋样呀考得挺好吧进前十名了没告诉我好么 注意:连续问句表陈述。 修改: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做深入研究,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突 破点在哪里如何解决 4、主谓倒装倒装的疑问句,全句末用问号。 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修改: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三、引号的作用 1、完整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使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 如: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 人都觉得自己伟大。” 修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将庐山瀑布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2、部分引用——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就是说,做学问必须要勤奋。 修改: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 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修改:“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问。 4、转述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2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四、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题: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如: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王子****青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