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神经期末复习范围.docx 立即下载
2024-12-16
约3.5万字
约75页
0
34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神经期末复习范围.docx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神经期末复习范围.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神经元的结构
结构上大致都可分成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树突—输入信号胞体—整合信号轴突—传导输出信号
尼氏体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光镜:是包质中的一种嗜碱性物质,在一般染色中易被碱性染料所染色,多呈斑块状或颗粒状。
电镜:电镜观察尼氏体由粗面内质网与游离的核糖体组成,尼氏体可合成神经元活动消耗的蛋白质。
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突起数目分类
①假单极神经元:只有一个胞突,胞突从胞体伸出后呈“T”形分为两支。
②双极神经元:胞体有二个突起。
③神经元:胞体上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根据功能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传导感觉冲动,多为假单极神经元。
②运动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传导运动冲动,多为多极神经元。
③中间神经元(或联合神经元):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多为多极神经元。
化学性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部:神经元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轴膜增厚形成突触前膜,在突触前膜部位的胞浆内含许多突触小泡,以及一些微丝和微管、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等。突触小泡是突触前膜的特征性结构内含神经递质。
突触后部:多为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膜增厚,称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有较多的受体和化学门控的离子通道。
突触间隙:为突触前膜与后膜间的狭窄间隙。
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有髓神经纤维由轴突,髓鞘,神经膜。髓鞘及神经节呈鞘状包裹在神经节的周围。
1)轴突外包有施万细胞。施万细胞成层反复包卷轴突形成髓鞘。髓鞘的主要成份是髓磷脂。髓鞘有保护和绝缘的作用,防止神经冲动扩散。
2)神经纤维每隔一定的距离,髓鞘便有间断,此处变窄称神经纤维节或郎飞氏结。两个郎飞氏结之间的一段称结间体。神经冲动的传导是从一个朗飞结跳到相邻朗飞结的跳跃式传导。
感觉神经末梢的分类
有利神经末梢
有被囊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环层小体
肌梭
触觉小体和环层小体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触觉小体:又称梅氏小体,分布在皮肤的真皮乳头内,以手指掌面和足趾底面最多。小体呈椭圆形,周围有结缔组织形成的被囊,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主要功能是感觉触觉。
环层小体:此种小体分布广泛,多见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肠系膜和胰腺的结缔组织中。小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其直径约为0.5~3mm。小体的被囊是由扁平的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形成的同心圆板层,板层间充满胶样物质。小体的中轴为一均质性的圆柱,称内棍。神经纤维失去髓鞘后进入内棍,主要是感受压力、振动和张力觉等。
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特异性标志物
功能:①支持和隔离神经元
②诱导和维持血脑屏障的组成
③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迁移的脚手架
④对神经元损伤有修复作用
⑤调节神经元代谢和离子环境,对K+有空间缓冲作用。
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物质,存活,突起生长。
特异性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依存,是组成和维持脑功能和结构的必要条件。
内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感受局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控制着进出血管壁的物质和细胞。内皮细胞终生具有分裂和运动的功能。
内皮细胞可释放一些影响血管功能的活性物质。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决定BBB通透性的理化因素
构成:主要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胶质膜构成。
功能
脑毛细血管:连续性,内皮吞饮小泡少,内皮细胞间无孔而以紧密连接封闭。
基膜:支持作用,无屏障作用
星形细胞胶状突:辅助BBB的功能
3)BBB通透性理化因素
溶质大小:仍然存在小孔
脂溶性:简单弥散,如乙醇,烟碱
载体介导:葡萄糖,必需氨基酸的转导
神经管的发生过程
神经板(18~19天)→神经沟→神经褶→神经管(22天左右开始闭合)。此时神经管的头端和尾端各留有一个开口,分别称为前、后神经孔,分别于第25和第27天闭合,形成完整的神经管。神经管的前段膨大,衍化为脑;后段较细,衍化为脊髓,内腔分化为脑室和中央管。
脑外形和内部结构发育
神经管头端→三个脑泡
前脑泡:头端→左右端脑→大脑半球;尾端→间脑
中脑泡:→中脑
菱脑泡:头端→后脑→脑桥和小脑;尾端→末脑→延髓
神经管管腔→脑室
前脑泡:左右端脑→左右侧脑室;间脑→第三脑室
中脑泡:→中脑导水管
菱脑泡:第四脑室
周围神经系统的发生
所有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均起源于神经嵴细胞
脊神经节的发生

植物神经节的发生
部分神经嵴细胞迁移至主动脉外侧,形成交感神经节
周围神经的发生
感觉神经纤维:脑、脊神经节细胞的树突;神经嵴细胞→施万细胞
运动神经纤维: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来自脑干、脊髓灰质前角)+施万细胞
神经细胞的发育过程
确定→增殖→迁移→聚合→轴突延伸→突触形成→突触重排→神经元数量的确定
突触形成的基本步骤
生长锥与适宜的靶细胞接触、伪足消失
神经递质囊泡移至轴突尖端、释放递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神经期末复习范围

文档大小:34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