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doc / 文档详情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doc 立即下载
2024-12-16
约7.9万字
约157页
0
24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doc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
一、望诊
(一)是非题
1.神就是人体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X)
2.患者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假神的表现。(X)
3.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多属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X)
4.“残灯复明”、“回光反照”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
5.从面色的青、赤、黄、白、黑等颜色变化,借以推断内脏的气血盛衰。(X)
6.患者气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尚轻,气血未衰,预后良好。(√)
7.疾病过程中,从失神到得神,常提示疾病由重到轻,脏腑精气日益来复。(√)
8.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萎黄,多因脾失健运,湿泛肌肤所致。(×)
9.望色中,黑色主肾虚证、瘀血证、惊风证、水饮证。(X)
10.戴阳证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虚热证。(X)
11.面色皮肤俱黄而晦暗者,为阴黄。(X)
12.客色属于病色。(X)
13.凡表现为面色明润含蓄者均属善色。(√)
14.五色主病中,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
15.肥而多食,是形盛气虚,多为脾虚有痰。(X)
16.卒倒而口开,手撒尿遗,是中风闭证。(X)
17.青少年白发,皆由肾虚所致。(X)
18.小儿吐泻伤津,或脾胃虚寒,常表现为囟陷。(√)
19.体型,往往代表阴阳气血等禀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疾病的易感受性。(√)
20.根据五轮学说,瞳仁位于中央,候脾,属肉轮。(X)
21.耳轮干燥焦黑,乃肾水亏极所致,多见于温病后期及下消证。(√)
22.鼻翼煽动,喘而汗出,多是热邪风火壅塞肺脏所致。(X)
23.口疮又名“口破”、“口疳”,由于肺脾二经积热上攻所致。(X)
24.牙龈出血,但无红肿者,多为胃火上炎。(X)
25.咽喉漫肿,色淡红者,多为气阴两亏,虚火上浮。(X)
26.热郁肺胃,充斥内外,营血热炽,透于肌表,从肌肉而出为斑,从血络而出则为疹。
(√)
27.皮肤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名疹,由于病因不同,而有麻疹,风疹,隐疹之别。(X)
28.阴斑,相对于阳斑而言,多见于头面背上,且神志多清醒。(X)
29.外科疮疡中,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较深,麻木或发痒,顶白而痛者为痈。(X)
30.望小儿食指络脉,食指的第一节部位,即掌指关节横纹向远端到第二节横纹之间的部位为命关。(X)
31.观察排出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可以测知脏气盛衰和邪气的性质。(√)
32.呕吐不化食物,都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所致。(X)
33.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寒痰。(X)
34.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多属实寒证。(X)
35.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别正气之虚实;察舌苔,重在辨别邪气之浅深与性质,胃气之存亡。(√)
36.绛舌主病,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病多为热入营血,内伤则是阳虚生寒。(X)
37.舌苔润燥的诊察,有助于推断正气强弱,病证的虚实及病性的寒热。(X)
38.疾病初起,病邪居表,病势轻浅,舌苔多薄;病邪传里,病势深重,则舌苔多厚。(√)
39.望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40.灰黑苔既主寒盛又主热极,关键在于察苔之润燥。(√)
41.白苔,常见于表证、寒证中,不主热证。(X)
42.红绛舌既可见于实热证,亦可见于虚热证,其区别在于察苔之多少。(X)
43.一般认为,邪热愈重,苔色越黄;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
44.黄苔,一般主热证、里证,不见于表证、寒证、虚证中。(X)
45.舌苔的消长,反映着邪正相争的过程,可判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46.观察舌苔的剥落,可测胃气、胃阴之存亡,判断疾病的预后。(√)
47.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如舌苔黄或灰黑而燥,主实证;如舌苔白或灰黑而润滑,主虚证。(X)
48.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并见,主脾阳虚衰,水湿内停。(√)
49.绛舌无苔而生芒刺者,则为邪入下焦,气分热极。(X)
50.舌中有芒刺,多属胃肠热盛。(√)
51.舌紫而肿胀者,多为心脾热极。(X)
52.久病舌淡白而渐痿,多为气血俱虚。(√)
53.歪斜舌,即舌体偏于一侧,病在左,偏向左;病在右,偏向右。(X)
54.舌体颤动,其成因不外虚损和动风两方面。(√)
55.察舌苔腐腻,可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二)填充题
1.得神,即,是的表现;假神是的假象。(①有神;②精气充足神旺;③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
2.神志异常,包括,以及,,等表现。(①烦躁不安;②谵妄神昏;③癫;④狂;⑤痫)
3.我国正常人面色应是,这是有,有的常色,常色又有、之分。(①红黄隐隐,明润含蓄;②胃气;③神气;④主色;⑤客色)
4.五色主病,黑色多主证、证、证、证、证。(①肾虚;②寒;③痛;④水饮;⑤瘀血)
5.满面通红,多为或。(①阳盛之外感发热;②脏腑实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精编

文档大小:24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