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doc / 文档详情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doc 立即下载
2024-12-18
约3.5千字
约7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doc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7页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直到20xx世纪的最后时刻顺着古代苗族的西迁长路,人们仍可从崎岖幽邃的密丛间,觅到属于一个民族的曲曲折折的痕迹,那是一种气息,独特而统一的气息,虽辗转千万里却连贯一致的气息,它点点滴滴地渗透,穿透大山的冷漠与荒芜向前延伸。
我的祖先叫何子达作为出生在彭水的苗族后裔我从小就对自己的族别及其族群的来历充满了好奇,我说汉话写汉字怎么又是苗族呢。而苗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我问父亲父亲也回答不出这些问题他只是说根据族谱记载,我们的祖先是从江西迁过来的所谓江西起祖。他还说族谱上能够追溯到的有名有姓的祖先是何子达。小时候,父亲曾跟随爷爷去何子达的基地上扫过墓祭过祖此墓曾在若干年前被盗墓者打开过得知里面的棺木是用铁索悬挂在墓室中的称为悬棺这种上不沾天,下不接地的墓葬方式,是否暗含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我的祖先叫何子达葬的是悬棺上不沾天下不接地那扇门向着虚空半开着组诗鬼城这是我于1984年写的一首诗,表达了我对自己族源的一种困惑和想像。
两千多年前苗族祖先西迁的历程,是多么的漫长曲折和艰辛。
据有关史料记载,苗人西迁,先是经广西进入湖南、即武陵、五溪地区,然后再向五溪深处西迁进入贵州东部和东南部。而早在汉朝利期武陵五溪以西的夜郎国、滇国南诏国境内就已经居住有苗族。到唐代安史之乱以及随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一又是由于战祸苗族才开始大批地进入武陵五溪地区直至落脚于贵州境内。
苗族数千年的迁徙,多数原因是因为战祸所致是被迫被动的迁徙。比如苗族的第次大迁徙,是因为羌人南下其势凶猛,迫使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岷江,巴江和嘉陵江四水上中流域地带的苗族先民向长江中下游带迁徙这是东迁。第二次大迁徙,是蚩尤率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九黎部落联盟追逐炎帝部落至黄河流域,并与炎黄(黄帝)部落联盟展开争夺中原的战争,这是先北迁。
第三次大迁徙,是逐鹿之战,蚩尤被黄帝击败,九黎部落联盟大部退回原地,即长江中下游带,是南迁。第四次大迁徙,是尧舜禹三个时期连续向三苗集团发起的征战,以至于三苗集团最终被瓦解,分几个方向迁徙,有往北有往东,也有往西。第五次大迁徙就是往北窜去三危的苗族先民在迂徙过程中就遭遇到不尽的追剿,因此,并未在北方扎下根,而又在历次战败中南迁,一直迁徙到川滇、湘、黔、即现在的西南地区最后集中居住于武陵五溪地区。
这是苗学专家们通过对史籍的挖掘整理,而归纳出的苗族先民的五次大迁徙其时间跨度从远古直到宋代。而到了宋代以后,即元明清时期,由于统治集团的多次进剿已定居于云贵川边区的苗族人因不堪压迫与杀戮,又先后有过一个村寨或数个家族的中小规模的迁徙迁往云南广西直至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这些都是因为战祸所导致的迁徙。但历史上苗人也有过并非战祸,而主动选择离开故地而向远方迁徒的举动。比如古歌跋山涉水歌里讲述的,不是因为战祸,而是东方虽然宽,好地耕种完,剩些空地方,像个什么样。
即生活与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被迫迁往他处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苗歌调情20xx年,我从成都前往贵州的松桃县。坐的是火车。火车直达秀山,再坐汽车从秀山到松桃。这行程跨越了三个行政省,即,四川,重庆和贵州。由于铁路的开通,以前要历时四五天的行程,现在只需不到12个小时的时间。
洪安是秀山县的一个镇,茶峒是花垣县的个镇。花垣属于湖南省管辖。两镇之间隔条河。而两镇的旁边,还有一块地属于贵州。因此这是一个三省交界的地方。苗族作家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写的就是这里。小说中写到的那个拉拉渡现在还在。只是物是人非,翠翠和翠翠的爷爷己经不见踪影。准确地说,洪安和茶峒两镇的房屋及其两岸的风景也变了很大的模样早不是沈从文笔下的那个样子了。
甚至,也不是1982年我看见的那个样子。茶峒的这条河叫白河。往河的上游走可以走到松桃。到了松桃,这条河就叫松桃河了。据说,当年西迁来武陵山区的苗族先民就是沿着这条河进入松桃的。
1982年,我就到过这里。那次是先到的秀山的石堤,然后由石堤到的洪安和茶峒,落脚在茶峒街上的一家客栈里。
这家客栈是栋两层高的木楼。楼上是客房,楼下是饭馆。街上一律是这样的木板楼房。木板有了些年成,呈棕黑色。那时候这里还没成为像今天这样的旅游胜地,整条街道显得十分清静。只有逢场的时候,赶场的人们汇集于此,才熙熙攘攘地热闹一下。
我在茶峒住了两个晚上。白天在客栈楼下的饭馆吃饭,听见邻桌的食客用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在交谈,那语调就跟唱歌样。我问客栈老板,他们说的什么话7老板说,是苗话。
我又问老板,你听得懂吗。老板说听得懂一些虽说自己并不是苗族,但几代人住在这里,又是开客栈和饭馆的,常跟乡下来的苗族人接触,所以,即使说不来苗话,但也能听得出个大概。后来,一个男子在饭馆里唱起了歌,唱的也是苗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