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doc / 文档详情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doc 立即下载
2024-12-18
约2.6千字
约6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doc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6页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

菱铁成份,未见海豆芽化石。
第六含煤段:厚
89、50m(图4-6)。与第五含煤段合称为“D组”。岩性以灰色、青灰色、灰绿色粘土岩类为主,夹细中粒砂岩,含1~3层燧石薄层。D18煤以下常有一层灰白色铝质泥岩。常含鲕,D18煤顶部砂质泥岩中常含海豆芽化石。含煤4层,多位于中部或偏上,不稳定,D19和D21多尖灭或为炭质泥岩所代替。
第五含煤段:厚
89、00m(图4-5)。底部常有一层灰白色石英砂岩或中细粒砂岩与第四含煤段分界。青灰、灰绿色岩性是本组的主要特征。下部有1~3层紫红色花斑状泥岩或铝质泥岩,含鲕为主要标志层之一。中上部为泥岩、砂质泥岩夹薄~中厚层中细粒砂岩和砂页岩互层,局部含鲕及菱铁结核。上部含煤4~6层,煤薄,但层位较稳定,对比容易。
第四含煤段:厚
82、66m(图4-4)。为主要含煤段之一,习惯称为“C组”。底部发育有1~3层灰白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并以其底界作为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下部为紫红色花斑状泥岩,常含鲕及铝质为主要标志层。中部及上部以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中夹砂岩,含煤4层,以C13煤最厚且稳定为特征,顶部多羊齿等植物化石碎片为对比主要标志之一。C15煤顶局部有1~2层煤线或炭质泥岩。(3)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s):
第三含煤段:厚
99、11m(图4-3)。与第二含煤段合称为“B组”。底部发育一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中粒为主。西部主要为灰及灰褐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含鲕及菱铁结核,夹薄层砂岩,含B10煤一层,上部以灰及浅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砂岩,含鲕、菱铁结核及菱铁层,含稳定煤层B11b、不稳定煤层B11a、B11C及1~2条煤线。顶部为灰白色砂岩及灰色砂质泥岩,常夹有薄煤一层(B11c上)。B11b煤顶板为灰色砂质泥岩及互层,多含羊齿及辩轮木化石为对比标志。
第二含煤段:厚101、85m(图4-2),为主要含煤段之一。本含煤段煤层最多,含煤厚度最大,含煤系数为
15、52m。底部为灰白色厚层中粗粒砂岩,局部含砾及泥质包体。下部发育有花斑状泥岩与铝土泥岩,常含铜,中部及上部以细砂岩及砂质泥岩为主,含主要可采煤层6层。其中B9b稳定可采B9b、B8a、B
7、B4b、B4a较稳定且较厚。B5b顶主要为粉层状砂页岩互层或砂岩,俗称“饼干砂岩”为对比标志。B9b顶板为致密均一之砂质泥岩,产海豆芽化石,为标志层之一。(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第一含煤段:厚
69、02m(图4-1):为主要含煤段之一,习惯称“A组”。下部为灰及浅灰色中细粒砂岩及砂页岩互层,其上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含菱铁结核及薄层。中部为深灰及黑灰色砂质泥岩,含大量云母片及植化条带,夹菱铁结核,含煤3层。其中A1煤较稳定可采,A2煤薄而不可采。A3煤新庄孜区南翼较稳定,仅局部可采,其余均不稳定,大部分受冲刷缺失。上部主要为砂页岩互层、砂岩及砂质泥岩。
附:第7~1含煤段5组煤层1:1000煤、岩对比柱状图,供钻孔见煤时鉴定对比参考之用。淮南矿区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地层特征简介石炭系为本区内主要灰岩局部含薄煤岩系,一般平均厚度为115~125m。本系与下伏奥陶系马家沟组呈假整合接触关系。本组顶界划分在顶部第一层灰岩(C31灰岩)的顶界上。(和二叠系分层的标志)本组地层主要由灰岩、页岩、砂岩和薄煤层组成。据本区八公山~至二道河勘探区的统计,本组中浅海相薄层灰岩总厚
51、60m~
75、70m,占太原组总厚的
48、9~
63、8%。页岩为灰至深灰色,一般位于煤层下部或夹于灰岩或砂岩中,占本组总厚的20%左右。砂岩为灰色,中细粒,以石英为主,泥质胶结,不稳定,可为砂质页岩所代,分布在中、上部,占总厚度10~20%。含薄煤层7~10层。自上而下分组如下:
矿区内灰岩的名称和代号由上而下的次序排列,顶部的一次灰岩为1灰,代号C31,最底部的一层灰岩为13灰代号C313。
不稳定的灰岩层位及变化如下:C32:0~
11、16m,有时缺失;C34:1、04~
11、35m,C35:0、64~7、36,有时此二层合并;C36:1、39~5、59m有时合并;C37:0、63~4、31m,有时缺失;C38:0~3、30m,有时缺失;C312:0~0、80m,有时缺失。较稳定的灰岩层位及厚度如下:C31:(最大厚度)4、70~2、51m(最小厚度);C33:
18、40~6、26m;C39:5、04~1、00m;C310:6、71~2、90m;C311:
19、80~
14、40m;C313:0、92~0、28m。自下而上各主要灰岩层特征如下:
1、铝质泥岩或铝土(G层铝土):本层较稳定,颜色多样,含大量黄铁矿结核,有时夹一薄层灰岩(C313),不稳定,与铝土呈混生状态产出。本层之下有时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淮南矿区煤系地层简介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