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局有关行政问责方面学习心得.doc 立即下载
2024-12-18
约1万字
约12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纪检监察局有关行政问责方面学习心得.doc

纪检监察局有关行政问责方面学习心得.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2页
纪检监察局有关行政问责方面学习心得

纪检局关于行政问责方面心得
制”的意思是:“在法律或道义上应负责任,被要求对其行为负责任的制度”,“问责”有追究责任和承担责任的含义.笔者认为,行政问责是指有权主体对行政行为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应尽职责或因使用职权谋取私利,影响行政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效能,或损害国家,集体利益,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或给行政造成不良影响,后果的行为,进行的责任追究.依照现行制度举办行政责任追究,大体有三类方式:一是由各级党委府和纪检监察对管辖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人实施的党纪政纪处分;
二是由任免(主管单位)对所辖行政行为人实施的组织处理,如通报批评,诫勉,扣发奖金,责令改正和采用补救措施,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罢免等,《关于施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所规定的五种问责方式即属组织处理范畴;
三是由审判对在行政诉讼中败诉或触犯刑律的行政行为人实施的判罚.一,现在行政问责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
从问责主体看,现行的单一主体体制存在弊端.现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举办行政问责中具有知情权及在这基础上主要表现为投诉,举报行为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大代表,委员有提出问责的建议权;新闻媒体有曝光的监督权和建议权,可是都还停留在参与者,监督者,建议者的角色定位上.各级任免(主管单位),纪检监察和司法等单位掌握着是否问责,怎样问责的权力,处在问责主体的地位,即我们现行的是单一以单位为问责主体的行政问责制度.当问责主体和问责对象是需承担连带责任的上下级关系时,容易使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难以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从问责客体看,有些责任不易厘清和追究.一些府部门的职能分工和岗位责任制不够完善,造成部门之间,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职责不够清晰,出了问题可相互推诿,难以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上下级之间的责任不清,基层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集体决策失误后,个人责任难以追究.最近几年以来很少有人因决策失误而被问责的,决策者们应承担什么责任难以把握,责任难以追究到个人身上,集体负责有时成为谁也不负责的挡箭牌.从问责情形看,还存在一些不平衡的状况.问责大多针对执行,结果环节的问题,而对决策环节的问题较少追究;所查处的大多是不当作为问题,对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不作为问题查处的相对少些,治庸治懒的效果不够明显;对明显的过失过错查处比较有力,对现实政务活动中大量存在的情节轻微,不够给予纪律处分,可是同样会降低行政效能,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府形象的“小错”的查处有待强化;对违纪违规人员政责任,法律责任的追究比较到位,可是有关人员承担道义责任不够;对造成损失的问题追究经济责任不够,对其他领域履职问题的问责启动不够灵敏,甚至有时一些明显的问题已被媒体曝光了,却仍未启动问责程序.从问责凭据看,制度建设须更加深切强化.从全国层面讲,去年7月,《关于施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从地方层面讲,一些配套性制度需要修订完善或出,以补充上位法规,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现行问责制度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问责气氛看,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方面,全社会的问责意识有待更加深切提升.另一方面,与行政问责有关的政务公开工作有待强化.二,改进行政问责工作的对策建议
主动推动问责主体多元化.一方面,要持续完善单位内部问责机制.这在此之中重点是强化人大和司法问责,使人大对府的质询权,特定问题调查权以及罢免权等法定权力更具现实可操作性;要加强法院对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力度,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所有行政权力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公法上的争议都放进行政诉讼范围,非常是将行政规范性文件这类抽象行政行为放进司法审查范围.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克服单位内部制约的局限性,努力强化以公众为主导的外部问责机制.如被行政过错行为侵害合法利益而提出问责要求的行政相对人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启动和直接参与问责的制度,以及行政问责质询制度和听证制度等等.从现在看,要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现有一些参与行政问责的权利,为现行的单一主体问责制度最大限度地注入多主体问责的因素,尽可能克服问责主体单一的局限性.更加深切明晰有关权责关系.一要理顺党政权责关系,科学调整党政机构,实实在在避免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造成的权责不明等现象,强化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执
政地位和作用.二要更加深切准确定位府的职能职责,科学划分府部门的职责权限.要对府职能职责予以明晰,构建更大的社会,更小更负责的府.三要确定部门岗位职责,各级各部门要依照因事设职,定岗定员原则,将内设机构和人员的数量降到最低,以减少交叉,减少环节,减少手续,以便责任的划分,认定和追究.努力推动行政问责平衡发展
.一要更加深切强化对决策失误的追究.要依照“凡是执行决策的投入大于产出,决策目标与实施结果明显不一致即构成决策失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纪检监察局有关行政问责方面学习心得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